来源:
时间: 2019-05-09
北工大《校友风采》系列访谈(十八)
Ouattara Sie专访
工大校园十三载,留学生终成众人熟知的谢老师
访留学生校友Ouattara Sie
编者:2019年4月24日,我们有幸地采访到了现就任于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学院的任课教师谢老师(英文名:Ouattara Sie)。这将是校友系列访谈中第一位外籍校友。为求行文方便,下面文中简称谢。
校友简历
Alumni resumes
Ouattara Sie(中文名:谢)
国籍:科特迪瓦
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外籍教师
自2006年9月直到2017年7月,谢老师在结束了汉语课的学习之后,先后获得了北京工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工学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学位。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教师,主要教授两年制硕士全英文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同时也负责国际学院非洲地区的学生的招募工作,以及国际学院的学生工作。其作为主要作者,先后发表了Study on High Accurate and Real-time Feature Extraction in Visual Servomechanism for Robotic Arms, Skin color combining AdaBoost algorithm using binocular Camera for Human face detection等论文。
教育背景
Educational background
2015/09 - 2017/ 07 北京工业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工学博士后
2010/09 - 2015/ 07 北京工业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工学博士学位
2007/09 - 2010/ 07 北京工业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工学硕士学位
引言
Introduction
有时,我们不经意间遇到的陌生人,很可能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工大人,而且,极可能是位外国面孔。
2006年,作为一名对于自动化有着充分的知识背景,并且在SIR (Ivorian Refining Company)担任了三年的电力和仪器工程师后,谢放弃了当时稳定的工作,选择出国留学继续深造。谈起当时为何毅然决然的放弃工作,谢表示他当时并没有多想,单纯地希望丰富自己相关的学科知识。想要在电子电力方面有更加深入的研究。作为一名留学生,谢对于中国的大学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在选择就读学校的时候,工大原来的“Beij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名称吸引了谢的目光。因为谢之前学习的就是和polytechnic相关的自动化专业。故而工大就被列为了他的第一志愿。闻名而至,由此,谢老师与工大结下了迄今长达13年的不解之缘。
有人说,缘分实际上是两个事物间的某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对于谢而言,与工大的缘分起于工大校名中的几个字,但真正结缘确是在工大校园十三年的学习生活和文化浸润,这也是他与北工大诸多缘分的最好见证。
初到北工大,谢是非常震惊的。眼前的中国或者说眼前的这一所中国大学校园和他以前所了解的简直相差甚远。在他的印象中,中国还到处是女子穿旗袍,男子披马褂的时代,未成想,而眼前的中国,身边的人们也和他一样穿着T恤短裤,街上全然一片现代繁华都市之美景。说到这里,谢不禁再次感慨国际之间信息传播的客观性和局限性,真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于一个国家的了解和认识。
另一件令他难忘的趣事是在08年的时候,去山西平遥古城游玩,大概因为没有见过非洲朋友,古城里的大妈在和谢聊天的时候,突然上前摸他的胳膊,据说只是想确认这黝黑的肤色是否使用了染料,或许感觉有些鲁莽的举动,让刚刚来中国的谢感觉十分的困惑和不解。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那是一次奇特而有趣的经历。但也让当时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的他体悟到:在这个世界上,种族和文化上的差异,或许真的需要更加坦率、直接的交流才能够跨越和弥合。
初来北京的时候,谢还不会讲中文,沟通上的障碍有时让日常生活也变得举步维艰。印象中那段日子他除了每天背读中文之外,总会拉着他那位会讲中文的法国室友出去参加各种社交。那时候他的中文名是单字一个谢,而他的同学总戏称他为“谢老师”,未成想,这一句“谢老师”真的影响了他之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了尽快提升中文水平,谢不放过任何学习中文的机会,在不断结交各种朋友的过程中,谢慢慢从一个外国人变成中国朋友眼中的“中国通”,而越来越流利地中国话和温和儒雅的性情也让他结交了更多的朋友。
体味谢的经历,不免感叹,国际间的交流,在文化上的隔阂骇于地理上的隔山隔水,只有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离,才能让两种文化真正走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惠及各国,作为一个开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合作平台,如何在更大范围分享发展机遇,推动合作共赢,并建立多元文化并存不悖,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教育和文化交流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谢老师为代表的在华外籍人士和各国留学生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实际上同样肩负着为发展中外友谊,扩大中外教育和文化交流而积极参与和推广“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
对于谢来说,研究生时期的导师成为了他在这个异乡的第一位亲人。那个时候,谢刚来中国,他的导师就像照顾弟弟似的关心他,给了这位孤独的异国学子家一般的温暖。肚子痛了,导师就会去给他买药;做项目的时候也是让他跟着学长一起干。再到后来,读博期间的导师也是对他关怀备至,为他的项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谈及两位恩师的时候,看得出,谢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真诚地表示,正是两位老师当年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帮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使得如今的他也自然成为一个心系学生,可亲可敬的好教师。其实,这大概就是师德师风的影响与传承吧。
出游合影
随着岁月流逝和对中国的不断加深了解,谢发觉自己对中国、对北京、对北工大有着越来越强烈和特殊的眷恋。因此,在工大攻读完硕士、博士及至博士后,谢决定继续留在中国。最终,成为一名在国际学院任职的外籍教师,主要负责教授两年制硕士全英文数字图像处理等课程。
如今,谢老师已经带出来了三届毕业生。他负责管理的海外留学生校友会的成员已接近500人。同时谢老师也负责学院海外留学生的学生工作,涉及学生就业问题、保险投诉、学生活动、医疗保险等诸多工作。前不久,谢老师即组织国际学院的学生参加了“一带一路”非洲在华留学生的就业交流会。
就如谢曾经的硕士导师对生病的他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样,这种对于学生如亲人般的温暖关怀在谢的身上也得到了传承。生活中要是哪位留学生生病不舒服,谢就会第一时间陪同学一起去医院看病,并替学生申请相关机构的保险救助,维护好学生的权益,为他们提供尽己所能地帮助。由于在学生工作中他积极主动为学生着想,处处为学生排忧解难,且不计回报,因此,谢逐渐成为备受学生尊敬和喜欢的一位亦师亦友的“谢老师”。
由一名普通的留学生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教师,这期间谢同样经历了一场由内而外的心灵蜕变。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一直不变的依旧是那个所有工大人共筑于心的“工大梦”。虽然国籍不同,但在谢的心中,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工大人”。
2018年,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工作需要,谢开始负责国际学院在非洲地区的招生工作。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隐形纽带,谢见证了北工大国际学院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尤其是北工大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后,对中非之间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重视,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震撼。国际学院由当时入学时仅有他一名非洲留学生,到现在全院30%的学历生都是来自非洲国家的学生,足以看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已经深入人心,并得见实实在在的成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国政府和很多大学机构全面开放并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连接和互动,更为非洲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谢对此感同身受,并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化,其在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影响也不断深入。中国政府及各地区,包括北京市专门设立了针对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奖学金,这一点足以证名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倾力付出。作为一个来自非洲的曾经的留学生我为所有留学生们感到高兴。
随着“一带一路”在更多领域内的影响不断扩大,为鼓励北京工业大学在校来华留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激发来华留学生创新能力,奖励品学兼优、对华友好的来华留学生,在北京市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北工大启动了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北京市外国留学生“一带一路”奖学金,以此支持外国留学生在华学习。
四季轮回,晨昏更替,与工大的朝夕相伴中成就了一个国际“工大男”近四十岁的美满人生。转瞬间,谢由一个青涩的留学生渐已磨砺成一位教学有方,学术优异,桃李满天下的“名师”;承担起了北工大国际学院连接中非留学工作交流的重任。
十三年间,谢不仅收获了学术上的成就,也收获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如今,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他乡拥有了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归结所有的美好,在谢看来都是始于与工大的缘分,由此,在他眼中,中国、北工大已成为他的最爱之地。他的儿子小谢也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子承父业,从小就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工大人。
寄语
Best wishes
致学弟学妹
作为国际学院的老学长,谢也为在读的留学生学弟学妹们奉献了一些作为一个“过来人”的忠告:把握语言关、克服学习惰性、重视人身安全、正视中国法律。谢表示,对于任何一位离开自己母语国家的游子来说,克服语言关都是重中之重的。如果连语言关都无法克服,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术学习的进度,也会影响个人的基本生活。当然,在开始正式的学业之后,对所学课程失去兴趣、课程难度较大失去学期热情和信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的诱惑等各重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惰性,以至于对与后续的课程产生了不愿学、不想学、逃学、休学的念头。无论想法如何,都将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自己的学术学习的成绩以及进度。另外,出国学习的学子大多是只身一人前来,有时候保护好个人的人身安全甚至比学业学习还要重要。但同时也要重视中国的法律法规,不能说自己不是中国国籍的公民就对于其法律熟视无睹,肆意试探法律的底线。
依常理,对任何一件事物,若有了情感的联结,一般才会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兴趣。历数在工大十余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谢经历了文化上的融合,学习上的沉淀,以及工作上的磨练,迄今已经成长为一个诚恳负责、积极有为的优秀青年,一个工大校园里受人尊敬,被人熟知的“谢老师”。或许,这一切都应归因于谢对工大的一片深情吧。
关于工大文化
作为工大学子,在谢看来,刻苦学习,严谨守拙成为影响他12年的工大文化。谢回忆说当时的同学们都十分的好学,经常能看到大家钻到图书馆里如饥似渴的阅读刊物,或者做练习。初到北工大的时候,谢完全不懂汉语,更不用说日常沟通或者是进行课程的学习。正是在这种勤奋好学的氛围影响下,谢也开始手不释卷地学习中国汉字和文化。虽然前一天认真背诵的一百个汉字睡一觉起来只能零星记住两三个已是令人头疼的常态,但是谢依然坚持了下来。由于刻苦努力,勤奋的付出,终于结出了学业上的美好收获。他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就结束了语言课的学习,由此,才开始了在工大正式的学习生活。回想起工大校园至今对他至深的影响,谢称最难忘的是恩师的教诲。所谓师恩如海,老师曾经的行为做派将成为影响他一生中为人做事的参照。
寄语母校
作为一名工大人,谢也诚挚的送上了自己对母校的祝福。他希望北工大越来越壮大,办的越来越好,接纳更多的异乡学子,并向更多的国外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深情寄语——我爱中国!我爱北工大!
后记
postscript
知人识面,有些人,见一面便可知其心。与谢见面,就是这种感觉。迎着他淳朴善良的眼神,你会很容易即刻做出此人足可信赖的判断。其由内而外散发的温文儒雅之气和有礼有节、不急不躁的情性,似乎与他粗犷的外表存在着很大的反差。与谢的整个交谈过程节奏轻松和缓,氛围异常融洽,但在其认真自觉的态度里,能感觉到他对此次访谈是格外重视的。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自然会让我们更加觉得访谈工作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
或许,因为在中国多年的学习生活,尤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已经渗透到他的骨子里,因而,随着访谈的深入,愈发觉得谢很像中国古时的一个谦谦君子,持重有礼,谨慎诚恳,重情重义,犹如一方墨玉般温润有格。
谈及小孩今年九月该上幼儿园了,面对择园的困惑和烦恼,谢也如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对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有着些许的无奈和焦虑,让我们不难体味到一个已为人父的中年男性肩头所承受的生活的担子。
告别之际,才见其手握一叠单据,询问下才知他要抓紧时间去为学生处理报销事项。挥手之间,谢已经小跑着上了楼,转眼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访谈:校友总会
统筹|审核|撰稿:聂金全 李京霖
排版:李京霖
总编审: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