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北工大《校友风采》系列访谈(五十五)周志雄 专访

来源:

 

时间: 2020-08-26

执着于科技投资的风险投资人

访7833班 校友 周志雄

【编者按】

图丨周志雄校友

周志雄,1982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于无线电系集成电路教研室;1987年赴美国留学;1990年在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获电机硕士学位;1992年后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AT&T贝尔实验室工作;1995年底回国加入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负责管理软银在中国的投资项目;1999年底加入软银中国创业投资基金任首席代表;2001年加入软银赛富基金任合伙人;2007年加入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负责组建其中国基金,任创始管理合伙人;2008年创立凯旋创投基金,任创始管理合伙人至今。

正文

周志雄无疑是中国风险投资界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有工程师背景专注于技术投资的一个典型。与这个名字相关的是他从99年开始作为最早一批把风险投资模式引入中国,见证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整个发展历程的风险投资人的经验经历;是他用亲身实践努力把当时奇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带回中国给技术投资产业带来了变化;是他当年安排了孙正义与马云的初次会面,促成了软银投资阿里巴巴,成就了电子商务的巨大产业,使得软银集团得以获得数千倍回报。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的成绩,掀起了全球投资人对中国投资的热情;他当年投资盛大,获得了“投资鹰眼”的赞誉,成就了今天数千亿产值的网络游戏产业, 其高额投资回报也促成了硅谷知名风险投资进入中国,就此开启了中国风险投资的新的篇章;他投资的几十家公司几乎全部都是技术公司,其中包括了十几家半导体技术和芯片公司;他主导和参与投资的公司中有十几家公司都已经以上市的方式退出,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以他的犀利独到的眼光,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始终如一保持对核心技术的投资偏好,不跟风,保持冷静,有自己的独特的投资理念和风格。所有这些都成了周志雄在投资行业独树一帜的标签。从99年底加入软银中国到软银赛富,到凯鹏华盈,到今天身为凯旋创投的创始管理合伙人,周志雄进入创投行业已有21年时间。在这条时间轴线上,他刻画了从国际VC们把风险投资引入中国到其逐渐本土化,到今天得以得到政府全面支持的获得大发展的全部轨迹,也描绘了周志雄职业生涯的蜕变。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友,我们也很幸运能够采访他。

认识周志雄

周志雄是中国著名的风险投资人之一,同时也是最低调的投资人。从2000年开始他在媒体的曝光度逐年增加,但是他显然不希望如此。自2008年起他几乎是拒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只是在他每年参加行业会议的发言上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一个早年媒体的报道对他的描述是“豪爽而不彰显,内敛平和但又强势固执”,所谓的“固执”其实应该更代表一种执着。而周志雄对自己的描述是“一个黑白分明和有棱角的人,一个有观点和执着的人,一个做事很有原则的人,一个平和且勤奋的人”。他话不多,几乎不会闲聊,但说到他热爱的技术投资,他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小时。他喜欢读书,听音乐,看电影,摄影,旅行,对禅式庭园情有独钟,因为这会给他带来“心灵上的平静”。

作为家里最小和唯一的男孩,他从小就被教育富有责任感和敏感于别人的感受。虽然忙到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在凌晨2、3点甚至于4、5点回邮件是经常的。每当他的被投公司CEO需要他帮助,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对同学、学校的事情也非常热心。自从95年回国到现在的25个春秋,他已经把技术投资和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当作了他自己和他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尤其在早年为祖国带回了极其其匮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和他聊天时,他说得最多的不是投资阿里巴巴,盛大这样的项目赚了多少钱,而是带来了多大的行业进步,如何推动了产业变化,如何带动上下游其它产业,他执着的科技投资如何能为国家在下一波的科技大潮中推波助澜,贡献竞争力。

求学工大,选择微电子专业

周志雄在中学时就对理工科有浓厚的兴趣,成绩突出。经常被学校推荐参加区里和北京市的数学竞赛。78年,正在读高二的他,有幸参加了西城区从万把学生里选拔50个高考名额的选拔赛并成功获得了提前参加高考的资格,并考入了工大。他还清楚地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他正在上课,学校大喇叭广播了他被北工大录取的消息,当时他高兴的心情可想而知。

周志雄填报志愿的时候填报的都是微电子专业或计算机专业。最终被北工大的半导体器件专业录取了。78年微电子、半导体这个词汇还很新,很难和实际的微电子产业挂上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77,78年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国家的科技很落后。我在部委大院里长大,周围的同学经常聚在一起聊国家大事。我们的话题经常是如何用科技来改变我们的国家。当时我居然认定了半导体微电子是科技现代化的基础,一心要考进这个专业。78年报考时没有多少学校有这个专业。当时工大的无线电系刚好有一个半导体专业是我心仪的专业。”

1982年周志雄毕业后留校,进了集成电路的教研组做科研和教学工作。给79级讲授集成电路设计专业课。同时做了几年81级的学生辅导员。他还教81和83级四个班的专业英语,教听力,教考托福,几乎每天都有课。他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希望学生们也能够有机会认识到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开阔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学好英语当然是非常重要的。

出国深造后如期归国

周志雄在工大无线电系集成电路教研组当了五年助教,搞科研、教专业课。他深深感觉到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和国际水平的巨大差距。在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领域更是落后了几十年。当时举全国之力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加起来还没有Intel的一个工厂的一条生产线高。这么落后怎么教学生?于是他下定决心出国留学,学习半导体制造和芯片设计的最先进技术,学成之后再回来。他在1987年如愿去了美国。

到美国后,周志雄的第一站纽约州立大学的电子工程系主要研究注意力是低温超导,而这与周志雄对半导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趣有差距,他决定还是坚持对硅半导体制造的研究方向。当他听说新泽西理工学院刚来了个TI退休的专注CMOS芯片技术的“首席”教授,还带了一整条刚从IBM淘汰下来的仍十分先进的芯片生产线,需要有经验的研究助理,就努力争取拿到了这个助研的机会,转学到了新泽西理工学院。在他的导师安排下,他又在北卡罗莱纳州微电子中心工作了一年,拿到硕士学位后顺利加入了贝尔实验室拆分出来的莱普顿公司,开发半导体制造技术中的一个核心技术-电子束光刻机。两年以后他又进了贝尔实验室。这次是用芯片设计的方法设计电路板。当时这在贝尔实验室也是一项突破技术。一般的电路板设计要经过三轮设计周期至少一年半才能设计用于量产的制造版本,用这种方法一次就设计出来了,可以直接生产,不用再搭面包板。这项技术在贝尔实验室获得了成功,使得他所在研发部门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一半。后来他的工作又逐渐转为技术管理,管理硬件设计流程和每年约两百万美元的预算。

周志雄回国按他的说法是被7831班的同学吴鹰“骗”回来的。吴鹰和周志雄同年留校,比周志雄早两年出国。后来同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工作。1992年吴鹰回国创立UT斯达康,在1995年获得软银的3000万美元的投资。软银决定再拿出1000万美元通过UT斯达康投资给中国的数据通信企业吉通和正在建设中的金桥网。正好赶上周志雄回国探家,就被吴鹰拉来代表软银主持和吉通的谈判。谈成后,吴鹰力邀周志雄加入UT斯达康负责管理吉通项目。吴鹰当时把吉通比作当年挑战AT&T的美国的运营商MCI或sprint,说你就是在投资和管理中国的MCI,是一个写历史的事儿。当时他听了后被瞬间打动,丝毫没有犹豫,不等和家人商量就一口答应了。于是在95年9月份,他辞去了在贝尔实验室的工作,成为UT斯达康的副总裁,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带着家人搬回了国内,代表软银做了四年的电信业务运营和投资管理。又在四年以后顺利获利退出了吉通项目,也为UT斯达康上市铺平了道路。吴鹰当时真正触动周志雄的是回国之路可以把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带回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理念付诸实践。

投资中国的科技发展

1999年底,软银决定直接进入中国。UT斯达康的中国团队的成员自然就成为软银的先遣部队,周志雄也被选中成为一员,坐镇北京。公司的主要队伍在上海。他加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代表软银中国在北京组织了一次投资见面会。安排了阿里巴巴,新浪,网易,携程等公司和孙正义见面。就是1999年10月份在北京UT斯达康办公室的这个见面会上,孙正义当场拍板决定投资阿里巴巴。软银也另外决定投资了新浪、网易和携程。这个项目最终成为软银集团投资最成功的一个案例,回报超过2600倍。

2001年周志雄又作为创始团队加入了软银和思科合作的软银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即赛富基金)。在赛富基金,周志雄的技术背景、研发管理经验和运营管理经验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在2001年到2006年五年的时间内主导和参与投资了十几个项目,投资总额接近3亿美元,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投资盛大。在投资盛大期间他有二十个月整天泡在公司,制定战略,参与运营决策,设计管理团队期权机制,推行合规机制,在盛大和韩国游戏开发公司产生纠纷时出面协调,最后协助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盛大成为创投界那个年代最经典的投资案例。4000万美元投资14个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投资后20个月退出,回报5.6亿美元,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等等背后都有周志雄的身影。问到周志雄盛大这个案子,他说,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可以不用再提了。他始终感到激动的是盛大的成功带来的网络游戏的千亿产业,陈天桥成为年轻一代创业的一个表率。周志雄设计的盛大投资条款包括对赌、员工期权等得以成为经典案例被广泛参考利用。

盛大和携程,腾讯等投资案例的成功掀起了硅谷主要VC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纷纷来到中国组建团队,开启中国市场。周志雄也接到了多家硅谷风险投资的邀请。最后周志雄对于德高望重的KPCB的约翰.多尔(John Doerr)的专程来到北京的盛情邀请无法拒绝,就欣然加入KPCB并主导合伙组建了KPCB的中国一期基金。

在加入KPCB的中国基金凯鹏华盈基金大约18个月后,周志雄意识到本地化的风险投资将成为趋势,就在2008年决定离开KPCB,和业界里几个志同道合的资深投资人一起组建了凯旋创投。

一转眼凯旋创投已经成立了12个年头。如今凯旋创投已扩展到了美元和人民币双币基金,多个基金产品;已经投资了70个以上的公司,资金管理规模也达到了6亿5千万美元。凯旋创投以风格稳健,对于技术的判断能力,专注于技术投资而知名。说到投资的这些公司,周志雄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可以滔滔不绝地对你如数家珍。他可以告诉你每一个公司在技术上有什么优势和壁垒,对业界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样的潜力……其中提到的有拥有最先进云端服务机器人技术的达闼科技,有拥有颠覆技术的AI芯片公司墨芯人工智能科技,支付公司汇付天下,称霸东南亚的游戏和电商公司SEA,制造世界上最小的加速传感器的矽立科技,掌握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生产高密度基因芯片的生捷科技等等。在投资新基建和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的市场环境下,凯旋创投的优势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努力支持并看好中国的芯片行业

周志雄是恢复高考之后工大培养的第一届半导体器件和芯片设计的专业人才。他从82年毕业后的工作生涯始于半导体专业,去美国留学和工作的初始动力是要学习半导体制造和芯片设计的最先进技术再带回中国。这几点他最终都做到了。回国后虽然不是直接从事半导体行业的工作,但他完全没有忘记初衷,他是行业里最早投资半导体芯片设计的少数几个投资人之一。按照他的话说“与从业相比投资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更大”。国内半导体芯片年用量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但是国产率严重不足。行业长期由少数欧美和日本寡头垄断,国内新创企业很难生存。加上中国的资本市场直到科创板出台一直对于芯片类高研发投入,盈利滞后的模式不做倾斜,使得芯片和半导体投资长期处于低谷,对投资人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又动力不足。十年以前投资半导体的投资人少到都凑不齐一桌饭局。周志雄坚信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前景广阔,具有战略价值,是对半导体行业相当执着的投资人。他主导和参与投资了十几个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技术,传感器、半导体制造代工等初创公司。其中多数都已经以上市或并购的方式退出。其中一个公司瑞斯康微电子是他的大学同班同学岳京兴创立的公司。

岳京兴毕业以后先去中科院半导体所读了硕士,又去美国留学后在休斯公司做芯片设计工作。岳京兴了解到了国内电力载波通信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国内当时电力系统的线路噪音使得美国产的芯片无法使用,他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机会,又找到了一个本土投资人承诺投资,就毅然辞职回国创业。他在深圳组建了团队,开始了芯片设计和流片,此时他的投资人资金出现问题,决定不再投资,并要求对前期投资撤资,岳京兴的初创企业遇到了很大的困境, 他听说周志雄已经回国正在做投资,就找到了周志雄。周志雄当时正在考虑投资一个位于上海的有高知名度的电力载波通信初创公司,正在做尽职调查,于是就对两个公司做了详细的比较。经过深度技术评估,周志雄认为瑞斯康在技术上有更大的优势;而竞争对手尽管知名度较高,且已经得到Intel等投资人的认可,但使用的传输技术有一些不太明显但重要的缺陷,产品在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上有一定的风险。加上他对同学的能力、技术、人品的了解和信任,力排众议转而投资瑞斯康。岳京兴用这一笔5百万美元的投资,用了几年的时间,历尽艰辛,终于做到了国内电力载波通信抄表芯片市场的前两名,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如今资本市场由于中兴华为被断供芯片事件,对芯片设计,半导体技术的市场前景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加上国家对半导体的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以及科创板的推出对半导体企业的偏好,国内对半导体企业的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周志雄看好由于5G,IOT新技术,新场景的出现带来的新的垂直市场的机会,同时也对机器人核心部件和系统、AI芯片,传感器、硅光技术,和通信用激光器的发展有浓厚的兴趣,正在对半导体产业投资做新的布局。

寄语母校

北工大作为211重点学校是北京市最重要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工大得到来自北京市和国家资源的支持,有条件有能力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抱负,有视野,踏实肯干的综合性人才。北工大在对吸引国内外一流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建设国家级一流学科上得天独厚,一向非常重视。周志雄校友希望北工大能坚持不懈地建设一流的科研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吸引国内外的一流人才,将学术上的成果产业化,成为建设国家重点学科的“国之重器”,进而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

【后记】

周志雄作为工程师背景出身的著名投资人,依然保持着他对技术投资的执着和冷静,聚焦,独立思考的投资风格。相信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的环境下,他的投资理念,投资经验和风格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采访期间,周志雄校友向我们强调了胸有志向,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只要有明确的目标,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只要坚持做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在他身上,其胸怀大志,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工大人去学习。

访谈|校友总会

撰稿|龙英

排版|李京霖

编审|聂金全

版权所有©北京工业大学

|

京ICP备: 14043795号-2

校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邮编: 100124

|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86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