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北工大《校友风采》系列访谈(九十)张炬 专访

来源:

 

时间: 2023-12-11

访 87级校友 张炬

   

校友 张炬

校友简历

1987-1993  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管理学,获得双学士学位,并辅修计算机专业;

1999-2000  就读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获得MBA学位;

1993-2003  任职全球500强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离职前任其下属信息化北京公司总经理;

2003-2004  任职全球500强德国SAP中国公司,行业总监;

2005-2011  任职国际著名流程管理咨询公司IDS Scheer,中国区副总裁;

2012-至今  合伙创业,任职上海博阳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专注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方法论的研究以及相关软件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兼任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理事、EMBA国际联盟管理咨询委员会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校外导师、华东理工MBA特聘流程管理课程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校友总会理事。

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与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舒伯


修业修身,知行合一

与张炬学长的邀约始于三年前,种种因由未能遂愿。借今年十月间应邀出席校友代表大会和建校63周年庆典活动间隙,再次与其续上前缘。作为两届校友理事会成员,他一直积极参与校友总会的相关活动,诚恳的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予众人留下深刻印象。深谈之后,始知其对母校的这份情感尽源于他在工大丰富多彩、又笃心做事的六年大学时光。

张炬好学,喜欢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学习中扩充视野,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在他的主张里,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只有先抓住梗概,把握全局,再深入学习研究,并做出系统性的思考,才能做出准确判断。而其在书本学习之外,且极为重视个人兴趣的探索,并以亲身到岗位上实践体验的做法,实实在在的践行着“知行合一”。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往往是立体、动态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生涯管理可能更是需要反复地进行探索和规划。近20年德国企业工作背景,曾任职于世界500强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德国SAP公司;超20年企业流程管理咨询及数字化转型服务经验,熟悉电力、能源、冶金、石化、制造、汽车、军工、电信、烟草、高校、研究院等各类行业,直至后期创业至今。毕业30年来,张炬学长的每一次职业跃迁似乎都与他曾经的经历和知识储备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从出于兴趣选学计算机和管理类课程开始,他就始终将真正的职业兴趣纳藏于胸,待时机来临,终于将个人职业兴趣和工作领域合为一体。

诚然,对于社会经验匮乏,仍在不断自我探索的年轻人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地知道自己‘一辈子’都会喜欢的事”,但如能像张炬学长一样,始终将“知行合一”贯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忠诚于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兴趣,并自觉为之付诸行动和努力;在找寻职业目标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储备更多“本领”;同时,始终保持一份积极开放的心态,认真接纳并融汇每一段职业经历所带来的成就和体验,或许就一定能够让职业进阶之路更加顺畅。

访谈最后,张炬学长爽快的应允,若得时机,愿回母校为对口专业的学生做校外导师,在自己曾经求知求学的地方,为母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做出一份实实在在的贡献。

时光虽远,惟记忆深存。让我们借本次访谈,一睹他的成长之路。


访谈摘录

工大印记:拿了双学位的“带薪”学生干部


Q您当时在工大学的什么专业?在工大的学习生活当中有什么特别的记忆?

87年高考,我本来报考了工大计算机专业,因为分数不够,就服从分配到了机械制造专业。由于一直喜欢计算机,大二即申请了计算机专业辅修。每周有两晚上辅修课,持续三年。记得当时一共两个辅修班,开班200多人,如果没记错的话,到毕业的时候,就七八个人毕业,我是其中之一。我也并不是学的有多好,就是坚持了下来,基本没缺过课。在这三年中,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上都学了。后来又申请了管理系的企业管理与涉外经营专业,系统地在英语、外贸、企管等方面得到了知识启蒙。这也算是一段特别的记忆吧。

                           

管理系87级双学位班毕业照(前排左二为张炬)

Q诸事功到自然成,难在坚持。在选择辅修计算机专业这件事上,您似乎有一种内在的执著,也因为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让自己看到了成果。您如何看待兴趣和坚持的重要性?读取双学位,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凡事贵在坚持。只要兴趣所在,或是担当一份责任,持之以恒,总会有所收获。虽然三个专业的课业都比较紧,但整体而言在工大的成绩还不错。基本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在管理系是以全班第一的排名毕业的。

无论是双学位的学习,还是辅修专业都很大程度地丰富了我的知识结构,为未来的工作与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看来,来源于对兴趣的这份坚持。很多人都说大学的知识在工作后没有用,而对我而言,我在北工大学习的所有知识都非常有价值,几乎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全都有用。


Q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一直是主旋律吧?在其他方面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我的大学期间实际上工作才是主旋律。从入学时我就进了校学生会,大二回到一系做团总支副书记,书记是王秀彦老师。后来在管理系兼任团总支书记。当时我是享受半薪待遇的学生干部。工大6年,至少有5年的时间,在做学生工作。机械系是个大系,平时很忙,基本上每天中午都要开会,主持系里的各种活动,配合学校各类活动。实在讲,这些社会工作占用了不少时间,但在组织沟通能力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机械系87级部分同学在北工大20届田径运动会(左一为张炬)

Q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必定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做这么多学生工作是自己喜欢的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当然喜欢,同时更是锻炼。那个时候的工大无论是学习空间,还是社会活动空间都很大。学校各种社团都非常活跃。学生工作非常锻炼人,对个人组织协调能力、沟通管理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等方方面面都是提升,收获是很大的。我现在公司招聘毕业生时,一直很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是否承担过社会工作。


Q在您的印象中工大注重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那时候是否有意识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时代不可能意识到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是大五开始,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尽可能多学各种知识。

在我的印象中,当时校长和老师们经常讲的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我觉得这点对我影响很大。虽然那时也不知道毕业会做什么工作,但一心想着艺不压身,多学点总有好处。所以,读机械时,辅修了喜欢的计算机,后来有机会就申请了管理系的双学位。当时英语很时髦,也报了各种英语课外班。总之,综合性知识结构的储备是在工大最大的收获。毕业后,有时候反思,后悔当时应该再多涉猎一些关于文学和历史方面的知识。


Q对当时的班级和老师有一些什么印象?

在学校里接触的老师都特别的好。我所在的班级同学也是非常优秀的群体。现在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学生工作中带过我的那些老师,比如:王秀彦、冯培、荣华、韩富荣等,还有机械系班主任范淑忠老师,管理学班主任高秀华老师等等。在成长的过程中,受这些老师影响很深。我所在的班级一直都是优秀班集体。工大6年,学业有成、生活开心、工作锤炼,可以说,是我人生重要的启蒙阶段。

                           

87级管理双学位班同学的英语口语(第二排左一为张炬)

Q学习成绩好,拿了双学位,又做了这么多学生工作,在毕业分配时有什么特别优势么?那时候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我们那时毕业,还有北京市国企的分配指标,我虽然班级排名第一,有优先选择权,但没占用这个指标。我选择去了不占指标的外企。第一份工作是机械贸易,在工大学的机械、贸易、英语都有了用武之地。这跟职业规划无关,就是想做个跟专业有关、收入不错的工作,是不是挺世俗的?

毕业时其实没有什么规划,虽然没有规划,但还是基于想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认知,亲身经历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因此,毕业前我申请去北京吉普实习了半年。因为,我觉得制造业经验是未来工作的基础。当时毕业不想进工厂,也就想通过企业实习去补上制造业实操这一课。这个经历到现在都让我受益匪浅。


Q丰富的大学生活,会遇到时间分配的困扰么?学习和工作的矛盾是怎么调节的?

大学六年我基本都是坐第一排听课,那会儿都会早早去抢座。第一排听得清楚,还不容易走神儿。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写作业,是我当时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考试前拼命复习突击是考出好成绩的第二法宝。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和工作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出国留学:感受不同特色的教育


Q您后来又去了澳大利亚留学,对比国内外的学习经历,在教育理念上会有什么本质的差异,是否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那段求学经历?

我在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商学院读的MBA。原想去美国的,我们那个年代去美国的签证往往要等一年才能下来,于是就选择了当时FESCO与澳洲大学的联合项目。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除了在知识层面丰富了自己,还花了大量时间游历体验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美丽风光与风土人情。

                           

澳大利亚LaTrobe商学院MBA毕业照

                            从教育理念上,我感觉西方的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我印象中至少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都是我们在讲,老师在听;几乎所有的作业都是各类论文和PPT,经常是几百字,或者1-2张PPT要讲透一个知识点,为了这几百字或1-2张PPT往往要熬夜到3-4点,要经历从无知到认知、从认知到精炼的痛苦煎熬。收获的不光是知识,更是如何探索知识。

另外,在澳洲读书,感受最深的,一是科学方法与工具的应用;二是完整体系思维的构建。其一,现代工业社会,通过总结科学的方法和模型来积累和传递知识,并可以快速得以应用。比如:SWOT分析是贯穿在MBA教学里面最重要的分析工具。这点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差异。我们传统的知识传递是师傅带徒弟,靠悟。但科学方法是总结成模型,对于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而言,就可以通过掌握模型而快速掌握前人经验,随着经验的积累再慢慢提升,这样效率很高。

其二,整体而言,国内教学以知识点为主,但科学教育更注重体系化和逻辑化思维。知识点是可以从任何地方查到,但是体系化和逻辑化思维如果构建不好,就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没有对问题的清晰判断,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我现在业余时间也在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华东理工带MBA学生,就很注重学生知识体系架构的建立。比如:某一门课程,我建议学生更关注目录、绪论;要知道这门课的来历、现在的状态、未来的方向;这个领域过去谁是专家,现在谁是;相关著作都有什么。


迈入职场:尝试不同领域,坚持兴趣爱好


Q大学毕业和MBA毕业以后,职业选择是什么?

前面提到,大学毕业后,没有太多想法,就是希望专业对口,收入不错。于是就加入了德国蒂森克虏伯的机床贸易事业部,迈入了人生的第二阶段,在这里我工作了六年左右,就申请了停薪留职去澳洲留学。

MBA毕业后,我又回到了蒂森克虏伯。机缘巧合,蒂森克虏伯刚刚收购并成立了自己的信息化服务公司,因为一直以来对计算机领域的执著,我就申请加入了这家公司,成了这家公司的北京公司总经理。


Q感觉您素来对来自未知领域的挑战充满兴趣。从机械制造一下子跳转到信息化服务,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那会儿没想那么多,一是爱好,二是即便之前做设备贸易,全办公室的软硬件都是我在运维,有一定的基础,又学了MBA,总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吧,现在要感谢这份冲动。

说起挑战,信息化知识还是太少,所以我就从最基础的工作跟工程师一起摸爬滚打,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知识恶补,逐渐就游刃有余了。

Q在信息化服务领域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加入德国SAP公司?

触类旁通,殊途同归。信息化是工业化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在工大学习的时候就常常听老师强调机电一体化,从机械设备到自控设备,从自控设备到基于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从制造执行系统到ERP企业资源管理,从企业资源管理到我现在做的企业管理体系数字化,这是人类从工业时代迈向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过程。无论如何数字化和智能化,其核心还是制造,无非是原来的人工制造,未来是无人智能制造。制造管理的核心是分工与协同。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精细化分工、大规模协同、柔性自动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是大势所趋。

加入SAP是原来信息化工作的延续,一方面在蒂森克虏伯信息化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SAP系统建设;另一方面,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是“SAP是世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我的学习履历里,既有机械制造和管理学,也有计算机专业,包括后来MBA的学习经历,有啥道理不加入这样一家对口的公司呢?了解SAP的一定会知道,其在制造业MRP2(物料计划)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财务管理数字化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Q创业的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现在的行业创业?

说起驱动力,其实更多的是无奈感与责任感。无奈感来自中国企业在21世纪初拉开了数字化的大幕,但是发现其难度与挑战大到无法承受,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在管理体系的认知和实践有太多的课要补。我突然发现,没有科学管理的认知和管理体系的构建,数字化就成了空中楼阁。于是,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现在的业务领域,管理体系数字化构建,就如同高德要导航,先进行地图建模一样;管理要数字化,就必须先管理体系数字化建模。

                           

2018年张炬代表中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在米兰国际管理咨询大会发言

责任感则来自于创业之前,我加入了一家德国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并沿着我上面谈到的目标有了不错的发展。但突发的公司并购,被迫选择放弃梦想找个工作,还是持续追梦。当时,我们整个团队选择了后者,一是因为个人爱好,二是因为太多的企业接受了我们的理念,在数字化管理提升的道路上开启了探索,我们不能半途而废。记得十年前一个PWC(普华永道)香港的高级合伙人跟我说,“张总,你选择了一条艰难之路,至少要八年抗战”。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同盟军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我们的方案上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但依旧路漫漫、任重道远。


Q前面提到除了日常工作,还在一些高校授课,出于什么考虑?时间能排开吗?

的确精力不是太够,但从两个方面我觉得还是力所能及的在高校商学院做一些事情。

首先,几年前的一次商学院论坛“刺激”了我,一批中国一流的商学院院长在主席台上大谈“管理是门艺术”,让我感觉有责任呼吁 — “管理是门科学”。就企业高管而言,管理可以是门艺术,但就商学院来说,管理只能是门科学。从“泰勒”开始,它就是科学了。

其次,这也是我自己人生的一个闭环,从学习管理,到传教授业;从懵懂学习,到领悟分享。

最后,希望在管理科学的领地埋上一颗希望的种子,期待它在这片沃土发芽,成长,厚积薄发。

                           

2017年张炬随EMBA国际联盟走进哈佛并做主题演讲


寄语母校和学弟学妹

Q作为校友理事会理事,您对于学校的发展建设有什么建言和期待?

从我进入工大,毕业之后,到现在整整30年了,工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为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说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就是希望母校能够与时俱进,在培养知识与实践结合、技能与市场结合、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等方面,有更多的探索与创新,引领中国高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如果说有什么期待的话,就是希望母校在各个专业领域全面突破,超越自我、超越其他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Q能给现在工大的学弟学妹们提些什么建议吗?

这个太难了!新技术层出不穷,代沟差异越来越大。如果一定要说,那还是我在工大的时候告诫自己的那句话:知识爆炸的时代,努力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坚守住自己的那份理想和执著,未来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版权所有©北京工业大学

|

京ICP备: 14043795号-2

校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邮编: 100124

|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86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