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2019-09-15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实现无悔人生
中国现代停车规划设计行业领航者
访(7931)班 王学林
王学林校友简历
1979-1984年,北京工业大学无线电系7931班毕业;
1984-1990年,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干处干部;
1990-199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生产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6-2001年,创立日本亚梦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
2001-2003年,中日合资企业北京卡菱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
2003年起,现为北京易泊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北京停车行业协会监事长;北京停车行业协会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北京华商会常务理事。
学术成绩
2015年,被评为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年度杰出人物。
参与【北京市停车诱导系统】【北京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技术标准】、【北京市公共停车场经营服务规范】、【北京市停车场建设标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停车场篇】、【住建部行业标准:汽车库和停车场引导系统】等各类调研与标准制定。
2003年创立北京易泊安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成为中国首家停车场综合规划设计的专业公司。现今,北京易泊安已经成为全国停车行业著名品牌,服务城市及作品数量均列全国第一。
多次受邀在北京停车国际研讨会、全国机场停车论坛、全国医院停车论坛、全国标识系统论坛、中国智能交通论坛等发表停车场科学规划设计的讲演;除本公司承接的停车场规划设计外,作为行业专家,受邀参与多项重大工程的评审、决策。
曾受邀在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大师论坛】讲演。
前言
不久前,问及从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采访归来的学生志愿者对哪家校友企业印象最为深刻,几位学生脱口说出的是一家现代化停车系统设计企业“北京易泊安科技公司”。该企业目前在国内行业中处于明显领先地位,极富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发展历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特别提及该企业总经理王学林学长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尤其是对创业精神的独到见解让他们记忆尤为深刻。
或许,与其曾经的学习、工作和创业磨砺有着直接的关系,听王学林讲话,似乎依然可以想象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学学生会主席的青春激情和风采;言谈间又像一个极富经验的演说家,沉稳老练,爽快健谈,且极富感染力。
作为一个有着独特经历的企业创始人,王学林历经时代大潮的洗礼和生活经历的艰苦磨练,身上凸现出一个独具魅力的企业家成熟谦逊,坦率自然的独特气质。在其儒雅俊逸,气宇轩昂的外表下,隐隐展露着一个现代企业领导者的卓然风范和创业家的非凡气度。其宽阔的视野,敏锐的直觉,良好的口才,以及对事物发展趋势超出常人的精准研判和果断决策常会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与这样一位有着长期创业经历和丰富心路历程,外表文儒雅帅,堪具领袖气质的校友企业家畅谈,自然不会枯燥无趣。以下文字,仅为我们与之交谈的部分内容,仅此,已经让我们领略到这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企业家,是如何以其非凡的气魄和胆识,敏于抓住历史机遇,不负时代期许,勇为社会担当,在停车系统领域开疆拓土,勤恳创业,专注前行,并终成行业翘楚的传奇经历。
如果说,成为一个工大人是一种人生机缘,而藉此机缘使其真正成为自己开创一生事业的起航点,实现人生的远大抱负,则必定要以一种搏击的姿态来面对人生当中的各种挑战。作为一个在本领域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时代精英,王学林凭借其一生闯荡和成功足迹,成为工大人这个优秀群体中的一个不甘平庸,勇于突破,坚定执着,追求卓越的典型代表。在其创业历程中表现出的执着奋进的创新精神,也真正体现出工大人孜孜以求的“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良好精神风貌。
正文
壹
“不一样”的79级
按照王学林的说法,他的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五大块,一是当过兵,二是上过大学,三是从过政,四是出过国,五是创过业。看似脉律清晰,简洁流畅的人生足迹,但每一步的跨出,选择间都充满着巨大的未知,隐藏着无数的艰辛和挑战。
忆及当年其作为79级大学生的特殊经历,王学林以他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那个历史年代的一些真实内幕。他说,“由于当时历史情况不一样,从生源上来说,77、78级作为改革开放之初重启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多数是经过社会上历练后再踏入大学之门的,而从79年开始,高中应届毕业生则占了绝对的主流。到了79级,社会考生考上北工大的大概只有16个人了,这是很大的不同。但就我们这一代人,77、78、79级这“新三届”学生,基本上都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当被问及改革开放进程对当时大学生的实际影响时,王学林深有感触地说:“那个时候,百废待兴,到处都在急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可谓是时势造英雄,尤其77、78级,一进入社会,马上面临着社会对他们的各种各样的选择,后来很快出现了众多非常杰出的人才。而79级与77、78级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79级绝大多数是没有社会历练的高中毕业生直接考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虽然,在各行各业也涌现了大量的栋梁之才,但与77、78级老大哥们相比,似乎并没有马上达到社会上对大学生“直接上手,拿来就用”的高期待,我觉得社会大众应该基于客观的历史背景,回归正常的评价标准来看我们79级学生的总体发展。”
贰
军旅生涯,青春无悔的选择
对于入伍的选择,王学林说,“由于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所以,当兵入伍成为那时年轻人一种重要的人生选择。自己当时也和众多年轻人一样,怀着一腔报国志,毅然投笔从戎。”
一朝从军,一生兵情。当过兵的人,无不有此感慨。谈及曾经的军旅生活,王学林仿佛立刻回到了那个青春似火的年代。
74年高中毕业后,通过严格的选拔,王学林入伍当了兵。“我是高中毕业以后在空军的地空导弹部队当了四年兵后才考进大学的。几年的兵营生活对我的一生影响特别大”。在王学林立显肃然的表情里,我们似乎一下子读懂了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涯在其生命中留下的深深烙印。回想军营生活,王学林说,“部队里管的非常严,这的确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从心理上,意志品质上,身体素质上都是极大的挑战。但也正是这种极端的磨练让我从一个未经风雨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在王学林淡然自若的回忆中,让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艰苦的军旅生涯已成为影响其一生的重要经历。
当时,在部队里边有高中学历的非常少,王学林在各方面又展现出良好的素质,所以,在部队里面很快脱颖而出,很快做到技术管理骨干,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许和关注。其间,因为综合表现优异,还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
叁
背水一战,直面高考的挑战
当兵第四年的时候,王学林马上面临着提干或复员的选择。“可能我这心里边一直装着个大学梦,因此,毫无疑问,我的选择就是要考大学。部队领导也很理解,最后,同意了我的复员申请。”王学林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段难忘的心路历程。
一份执着的大学梦,让王学林在79年超期服役一年后(4月份),坚定的放弃提干的机会,选择复员退伍,决意参加刚刚恢复不久的高考。
回京之后,他马上开始了高考复习。据其忆述,因为曾是技术兵种,几乎天天也在学习物理、数学等知识,但毕竟学的七零八碎、不成系统,所以,他如饥似渴的补习落下的文化课,拼命的复习了一个月后参加了高考。高考张榜前,他作为一名复员军人到西城区武装部报道,竟毅然地拒绝了政府分配工作的机会。惹得人武部的领导说:这小子胆儿真大。言语中既有惋惜,也有对眼前这个踌躇满志的小伙子的欣赏。在那个年代,能主动放弃这个难得的分配工作机会,确实需要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正是凭借着超常的执着和勤奋,王学林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重大转折点。高考揭榜后,他以超过重点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被北工大录取了。说起高考成功的原因,王学林沉思过后给出了答案,“一是高中底子还不错吧,第二个可能就是在部队里一直没停下学习,因此,即使当年高考题目很难,但依仗分析能力强的优势,最终才能突出重围,成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肆
入学工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功考入大学,对于王学林这个渴求知识的大龄青年来说是何等珍贵的学习机会!王学林说:“在当时,整个79级包括我在内只有16个人有过社会经历。”因为年纪稍长,又在部队当过兵,还是共产党员,所以,王学林被推举为班长。后来,又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从大二开始连续三年的学生会主席工作让他在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谈及那一段经历,王学林坦言,“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连接在一起。我在部队新兵连的时候,就因为口才还行,曾代表新兵连在大会上做了一次发言。过后,领导说这小伙子讲得非常好。没过多久,我就被挑选到重要的岗位上去了。及至后来在大学期间能够胜任一些组织管理和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我觉得都与从小就培养的这方面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我觉得良好的口才对一个人走入社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特别重要的一项技能。”
在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王学林既能沉于学习,却又未止于学业,真正做到了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而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党员学生干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他不仅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更以积极向上,健康自信的姿态引领同学们共同进步。
伍
内观己心,外察世界,再做重大决定
84年,毕业之际,经过市委组织部的严格遴选,王学林作为中组部选调的优秀大学生正式进入后备干部培养程序。
组织部门培训后,王学林被分配到北京无线电厂做基层锻炼。自此,在一个700多人的大车间里,王学林从普通技术员成为车间主任。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虽然备受尊重,但他很快潜下心来,虚心求教,不计付出,扎扎实实的从底层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由于出色的表现,很快成为单位领导信任,同事认可的好青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基层锻炼,84年底,他被正式调到市委组织部工作。在党政机关六年时间的工作历练,逐渐养成了他为人谦逊稳重,处事审慎有度的做事风格和认真严谨,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而其对社会时局的敏感把握又塑造了他敏于大势的眼界和思维,具备了总揽全局的能力。对此,王学林深有感触地说:作为高级干部培养考核工作,你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周边的感受力,也就是情商,能不能做好管理工作真的要看你的综合素质了。
由于接受过大学教育,又有部队的锻炼,所以,王学林在工作岗位上做得很出色,在青干处工作上的开拓和探索成为组工系统备受关注的创新举措,也得到了组织上对他的肯定。而且,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也确实发挥了他口才好,善于沟通,行动力强,敢于创新的一些特长和优势。如果,就按照这样的方向一直走下去,相信他一定会在这条路上有很好的发展。
正如王学林所言,如果在组织工作的岗位上继续努力,他是可以看到一个充满光明的职业未来的。但“价值决定取向”,正在其仕途适意,稳步发展的时候,他却以超越常人的判断和毅然决然的勇气再一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选择出国留学。
陆
留学日本,十年涵养,蓄势待发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中国逐渐出现出国潮。90年之后的十年时间,正是中国经济体制发生大变化的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汹涌而至,人们也有很多迷茫,每个人面临着非常多的选择,真正是一个观念和思想更替的开始。王学林似乎已隐约感觉到自己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和对人生航向的再次选择。对他而言,继续服务于政府机关,已不是唯一的选择,出于各种原因,出国俨然已成为另一选项。对于最终选择辞掉公职出国留学的决定,王学林谈到两个原因:一是家庭的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对未来的新的憧憬和追赶时代潮流的期望。由于主、客观的因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他的这个重要抉择,并非是没有更好发展的放弃,他只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通向远方的路。
王学林说:90年踏出国门到日本的第一天,真正看到了发达社会和当时中国现实的巨大差距。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王学林在生产系统研究领域,扎扎实实的做了四年的研究员。毕业之后不久就成立了一家创业公司,在异国他乡勇敢的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谈起曾经十年的留学和创业经历,王学林将之归结为,“这十年,对我的后期事业来讲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充电过程。更重要的是,因为选择了一个在某些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已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来学习深造,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站在一个行业之巅。”
十年的日本留学和工作经历,显然已成为王学林事业发展当中重要的转折和铺垫。对此,王学林坦言:“如果没有这十年,对于我后面的事业来说,不会这样的顺利”。谈及在日本就已开始的创业经历,王学林坦言:“创业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了。对我而言,那个时候读完学位后,马上面临职业的选择,要么,你甘愿一辈子从事技术研究,专心做一个技术人员;要么,你塌下心来,甘当一个安稳的从属;要么,创业,蹚出一条自我发展的路。毫无疑问,我放弃国内事业,就是在挑战自己,所以当然选择创业。”
编者:
一生当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许多时候,“非谋之难,而断之难也。”在人生的重要转折处,无论是当兵入伍,迎战高考,辞职留学,还是异国创业,在众多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王学林始终能够直面内心,以背水一战的勇气,选择为心中理想而不计成败的付出,不计代价的做出最大努力,此非有坚决之意志,是不能毅然作此决断的。现在看来,那时的王学林身上已经显现出一个创业者应有的果决勇敢,坚韧执着的意志品质。
柒
捕捉时机,回国创业,填补市场空白
1996年,王学林即在日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在中日之间开展经贸活动,并不断寻找着各种商机,直至2000年决意回国创业。而契机就是2001年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那一天。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能够主办奥运会确实给当时的北京,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绝无仅有的加速发展的机遇。从那一刻,似乎全世界都开始关注中国,关注北京。
作为一个老北京人,王学林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未来事业期许的大方向。因此,在宣布申办成功的那一天,他选择立马回国。在他看来,“毫无疑问,在那儿有一个大的时代到来了。”自此,开启了被他称之为真正走向创业的阶段。
回国之后,经过广泛的调研,王学林和他的团队在敏锐的市场直觉中,发现国内停车场及其规划设计领域几乎还是一块急需填补的空白。他们随即成立了北京易泊安科技有限公司,专做停车系统规划设计。此后,在这一领域里,他和团队踯躅前行,尽付十几年之功,直至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如今行业内颇具影响的龙头企业。
对于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停车场”这一最基本的问题,王学林用日本非常重要的一句名言做出了解释:“停车场就是建筑物的第一大堂”。而这已是当时日本在20年前就提出的理念。在业界被称为停车专家的王学林以朴素的语言为我们普及了更多专业的知识:“当进入汽车时代,停车场成为人们在生活、工作、消费当中每天最早到达,最后离开的地方,因此这个地方才是一座建筑的真正意义的大堂。可以说,我们整个建筑的品质是从地下停车场开始的。”对此,王学林特别补充到,“虽然现在我们都认可这一点,但在当时的认识上是达不到的。所以,实际上创业初期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停车理念带到中国来。当然这里有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我就不细说了。总之,我们做出的停车场是要让人家感到方便、舒适、安全、快乐、优美的人性化环境,同时又具备现代最新技术的智慧型解决方案的。”
对于当初行业的选择,王学林也是深有感触,“实际上,当时我们率先涉足的停车行业在国内确实是个蓝海,是个朝阳产业”。
提及当年国内的行业现状,他打趣道:那会儿一说起停车场,就是大爷、大妈挎个包收费。当时国内人们还没有过多关注这个领域,一说停车大家都不懂啊。
这种行业状况,在当时确有一个管理者视野的问题,但放在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阶段来看,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正是在这种一片空白当中,王学林和他的团队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实,日本当时已做的非常先进。所以,回国以后,就开始考虑做这个行业。当时,停车这块儿并不被人所了解,也不知道创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有了基本的判断后,我们就开始大力的在政府主管部门和市场方面奔走呼号,从最初的普及常识,到逐渐在中国市场开始点燃这把停车场产业的激情之火。”在王学林的记忆当中,这次创业是靠嘴皮子从推销全新的停车理念开始的。
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直至公司完成中国真正的“停车场综合规划设计全程方案”。“在以前几乎是没有这个概念的”,王学林自豪的说。历数创业的艰难历程,由最初的阻力重重,到逐步成功的塑造人们现代化的停车观念,再到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实实在在呈现出来的面貌全新的诸多作品,王学林在品尝事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更为能够在本领域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番努力而感到由衷自豪。
创业起步阶段,王学林即任职公司董事,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整体发展方略和市场开拓。历数公司早期的停车场工程,王学林依旧如数家珍,“第一个是06年做的清华科技园的停车场,08年做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停车场。虽然现在看来已不是那么先进,但08年的时候大家看到都眼中一亮啊!比如说视觉诱导系统,绿色的人行通道,U型车位线,很多非常先进的做法。总之,开着车到这环境里边觉得舒,好使”。
严格来讲,停车行业系统从项目前期的规划以及建筑结构设计,到场内停车功能综合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以及后期的增值服务,实际是一个产业链。而这早已成为“易泊安”的全方位业务。据王学林讲,从15年开始,中国停车场建设开始进入大发展时代,当人们开始越发关注停车重要性的时候,其时,他们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年以上,早已占据行业的制高点。“我们就是被称为市场先驱的那一批。”王学林笑言道。
经年之后,再话当年,眼神中依然见学长何惧艰难的壮志豪情。
编者:
又一次的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王学林度德量力,审势顺时,果决的作出了回国创业的决定,并在中国创立停车场综合规划设计业务概念,首次推出停车场七步引导法。导入国际流行的停车场人车分离及U型车位线,并推出国际先进的停车场动线规划设计原则、停车场内视觉及色彩规划、多维智慧停车场等多种停车场规划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系统及工艺。先后主持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高铁南站、中粮大悦城、银泰中心、 全国苏宁广场以及各地多数地标式项目的停车场综合规划设计。T3航站楼、杭州绿城兰苑、西安中大国际、杭州银杏汇、中粮置地广场等停车场全新的设计理念,均成为年度停车场标志性作品,并获奖无数。
捌
善于学习,成就一流企业,引领行业发展
选对了发展道路,无论对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都是迈向成功的先决条件。王学林坦言:以当时的判断,选择这个行业,现在看来还是非常准确的,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但前提是我们确实有东西,就是基于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现代化技术的先天优势。当然,企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是我在日本十年的历练。而我们之所以能迅速成长,还是因为已经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待过那么长时间。客观的讲,日本当时的停车场系统就已经做到非常成熟了,可以说从零到一百已经全部完成了,那我就把这一百的成果拿回来做,事业就这样达成了。所以,如果能到国外历练过一段时间,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你还是要用心去观察,去学习,抓住相对有优势的一些技术和特点的东西去琢磨。
经过15年的大发展,王学林执掌的公司已经从最初的市场开拓者成为国内行业领域的领军者。从理念到技术各方面的武装,加上永不止步的钻研学习,可以说,在中国的停车场综合规划设计界,无论从设计量还是设计品质,他们都已稳坐第一的位置,成为业界绝对权威。按他的话讲,“我们基本是每做一个停车场,就会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虽然,事业基础已是如此的成功,但在王学林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的依然是其勃勃雄心和永不停息的事业追求。
对于我们问及的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王学林实话实说,“基于我们多年努力积累下的数据、经验和作品,现在我们正在起草CPQS(中国停车场品质标准)、【停车场七步诱导法】、【现代化五好停车场技术手册】等,在不断探索新概念、新技术的同时,希望为中国停车行业领域留下重要的知识成果。
作为一个深具开阔大度的国际视野,在技术和管理两方面都很擅长的现代企业家,王学林深入浅出,直率质朴又充满哲思的言谈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与带头人的智慧、视野和气魄是密不可分的。
编者:
哲学家阿德勒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有了目标并为之奋斗时,他将永远都到不了一个终点。确实,对于王学林而言,事业的发展似乎依然在路上,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又成为他和企业不断追求超越的不竭动力。
玖
回望母校,四十年情怀依旧
与慷慨激昂的纵谈驰骋商海,叱诧风云的艰苦创业经历不同,说到母校工大,作为一个已毕业将近四十年的老校友,在王学林柔和温暖的眼神中却散发出清爽澄澈的光彩,回首间,依稀可见那个校园中青春激昂的年青学子。在他的深情的回忆中,母校已是心中很柔软的一块。“我希望这个学校能够像哈佛、剑桥,像日本早稻田一样辉煌。毫无疑问,我觉得学校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科研上,放在学科发展上,这一点特别重要。当学校能够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学生的时候,自然会提高自身声望。如果北工大也培养出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就是最美名片啊。所以,我觉得这得需要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就如我们一代一代的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在一直不断地努力创造着自己的辉煌是一样的。”
拾
无私关爱,冀望学弟学妹
关于能力与坚持:
作为一个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优生,学长王学林语重心长的告诫学弟学妹:大学阶段,要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学习。首先,千方百计让自己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增强能力,这是建构自己人生理想和未来事业打拼的基础。其次,无论学业还是进入社会以后,做事情一定要学会坚持。我做企业,完完全全是靠自己拚出来的,不懈的坚持十几年,才有在行业中坚实的位置。基于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坚持做事情,别干两天,唉呦!这也不成,那也没劲,朝秦暮楚,换来换去。当然,选择也很重要,但一旦开始,就要认认真真地踏下心来做好它,坚持下去,心无旁骛,将来一定能成功。所以,求学期间,好好充电,蓄足马力再起跑,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关于创业梦想:
回到创业,不是说人人都能够创业,国家虽然现在提倡创新创业,全民创业,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我经历过所有的创业过程,我认为,创业有三大要素,什么呢?资金,技术,团队。我当年创业是把日本所有的积蓄全部都投入进去,三年不拿工资的。所以资金是创业的门槛。第二,要有技术。纵观整个行业的情况下,一定是充分调研以后,确定能够在行业中立身的核心技术。第三,有团队。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宣传推广等等环节都要有专业的人来做。老实讲,创业不易。我们也同样是经历了研究学习,创造概念,创造品牌,逐渐形成自身优势的艰苦创业历程。
做企业不是只研究一门技术,最终要把它化成产品,再提供给社会,这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所以资金、团队、技术三者缺一不可。然而,创业也有三大风险:第一赔钱,有可能钱烧光了;第二失业,哪天倒闭了,失业了;第三吃官司。做企业不是你给别人打工,要承担法律责任,过程中有可能三大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有思想准备没有?创业还有什么?我认为可以造就“三个伟大”,第一,创造财富。第二,创造就业。第三,创造历史。所以真正想创业,必须有英雄情怀,要能够去牺牲。国内创业成功的马云,马化腾,还有早期的黄光裕等企业家,各种成就故事都证明了一点,没有上面的这些物质和精神的准备,那不是真正的创业,而是赌博。当然人生道路怎么走,主要在于个人选择。现在的环境已经变了,国内、国外,大学毕业生出去以后面临着多少竞争?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是不要轻言创业,真是想创业就要各方面做好准备。
关于校友工作:
咱们校友工作这一块工作太重要了。感觉你们在真正持续关注着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追踪着我们的事业发展和人生轨迹,这一点特别重要。你们的工作不仅让这些校友有一种温暖的回忆,很重要一点是搭建起了学校和校友之间的力量和能量的交换平台。好的平台非常重要,比如在学校发展大目标下,校友的力量怎么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又怎么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校友会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学生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他的成长轨迹是什么?在他的职业生命线里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通过这种科学分析,可以反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上,达到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
后记
古语云,当大事者要心神定,意气足。这也是学长王学林与人的第一印象。几次接触之后,愈发感佩其非凡的创业家思维和亲切儒雅的人格魅力。深感其待人和气中有耿介,处事精明中有果敢,执着坚守中有通达。行为做派,应事接物,有识有量,彰显智者的凝定从容;与人沟通,达情会意,能显能藏,随形就是,尽是长者的宽大心怀。
唯鸟中凤,鱼中鲲,才可量天地之阔,江海之大。如果说,阅历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而格局则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境界。一个企业领导者高瞻远瞩的胸襟气度和高屋建瓴的思想,无疑将是成就企业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因。所有成功的企业也必然会有一个德才兼备,视野宽阔,极具领导和指挥才能的掌舵者和领航人。如今,正是在王学林的率领下,“易泊安科技”尽付十数年之功,逐步奠定了在国内停车规划设计领域里龙头老大的行业地位。
君子立身行己,当自有法度;企业有功社会,多启于良心。作为工大早期的毕业生,王学林内心一直以来深藏着对母校浓厚的情意。为感念母校培育之恩,多年来,他尽企业所能,招领后学,引入麾下,提供发展平台;以己之力,助学养学,回馈母校,尽显赤子情怀。
稻盛和夫在其《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中曾讲到,人生最重要的是活着的过程,即人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去展现自己的人格品质。作为79级工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一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王学林学长身上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更有着创业者特有的澎湃激情。同时,注重生命过程和内心引领,超越以成败为最终目标的处世准则,更显示了其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坚守,并循此不断努力实现着自身的人生价值。或许,这是其不凡的人生经历能够给予我们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吧。
正如马斯洛所说:“通常来说,自我实现者在许多方面都堪为楷模。他们优秀而健康、坚强、有创造力、高尚而明智,又卓越不凡,风度迷人。”以王学林学长为代表的整个79级这一代大学生群体,作为当年的时代骄子,他们每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成长足迹都足以成为被世人所尊敬和体察的典范,也将成为铸成北工大六十年发展历史的重要基石和文化宝藏。
特别鸣谢
在学校筹办79级毕业四十周年值年校友返校活动暨工大甲子庆典进入“倒计时一周年”纪念大会之际,以王学林为代表的众学长,积极的参与筹划同学回归母校的集体活动,并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热情,让我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在此,向所有参与筹备工作的79级学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更期待着在北工大建校60周年(甲子庆典)“倒计时一周年”暨79级入学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到来之际,全体工大人届时共同携手,盛大归来!
访谈:校友总会
撰稿:聂金全
文字编辑:陈湘燕
排版:李京霖
统筹审核:聂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