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2019-12-28
寻己之长,制胜职场
访 2013级 魏臻
● 校友简介●
魏臻,2013级金融学专业,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商学学士,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市场学硕士,目前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校友访谈
Q:
金融学生目前的就业前景怎么样,主要适合哪些行业?
A:
北京目前就业形势不是很好,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基本都是经历相似且成绩较好的选手,所以就需要针对岗位信息明确自身的优势。本科阶段成绩不错的同学,如果有一段国外读书的经历并且经常参加行业相关的社交活动的话,将来会有很好的前景。金融行业目前其实计算机相关知识也涉及颇多,如果能掌握一到两种数据处理工具甚至语言,能帮助你形成竞争优势。其实往往能够走上不错岗位的同学都是学习过程中基础扎实,除学习外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语言优势、针对岗位的技能优势),其次就是有一个不错的性格,也就是情商,面对拒绝能够不抛弃不放弃。
就业前景来说,目前行业里还是有很多可以考虑的,银行、投资、证券、企业职能部门,主要还是看个人想法,因为每个岗位的申请都需要经历很多调查研究,找工作的过程确实相对困难一点,所以面对自己倾向的行业或岗位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去准备,当然非常优秀的同学也不会过于对此发愁。
Q:
金融专业学生读研时选一个金融以外的方向会有什么机遇和挑战?
A:
我个人认为首先看自身兴趣,因为每个阶段针对自身经历都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本科阶段的金融学习将会是很宝贵的经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分析自己未来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其次还是要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如果成绩优秀且未来有从事金融的想法,那么继续读下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研究生阶段选择换专业,我个人推荐选择与商科相关的,毕竟四年的金融专业学习还是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以金融基础为自己的优势,从事相关工作其实是有一定量化想法方面的优势。比如UCD近年开设的航空金融研究生也有许多中国同学报名,在有金融基础的前提下,如果有联系很紧密并且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为此努力一下,航空金融、量化金融、统计等都是不错的专业。当然金融的同学如果有继续从事金融行业的打算,考证还是需要的,CFA、FRM、ACCA、CPA这些证的获取也是雇主会考虑的指标。
Q:
在大学及攻读硕士期间,哪些知识或经历对毕业后的求职过程提供了更强的竞争力?
A:
我个人认为学习过程中抓住自己每门专业课的关键知识,并在求职过程中展现出来。同时如果机会合适,多参加课余活动,广交友,因为雇主和雇员的信息不是很对称,尤其是实习经历方面,雇主找不到合适的在校实习生,而同学们又很需要经验,所以有机会的话多交些朋友还是不错的,可以提供一些出路。
Q:
学习的专业课遇到难点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一下?
A:
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实学习这件事情没有太好的捷径,考试也许有,但是将来运用起来还是要靠自己的积累。平时抓住机会向老师提问,课下不会的内容多找同学讨论。这些其实大家都理解的,主要还是得看每个人落实的程度。
Q:
能否介绍一下实习经历,对此有什么感受?
A:
大二暑假我有在中国银行企业业务部实习过,主要是辅助银行向中小型企业贷款的事务。也借学院提供的机会,参加过一期在渣打银行的短暂培训。实习经历确实能让自己加深对所学方向工作的了解,如果有机会的话十分推荐同学们多参加有意义的实习,这些经历对于申请学校也会很有帮助。研究生期间在爱尔兰当地一个初创团队做过一段时期的实习生,当时自己的内容主要是在各媒体渠道向中国客户推介爱尔兰商务旅游,以及做一些爱尔兰特色产品在中国的网络渠道宣传。
Q:
如何看待实习和学习的关联,实习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还是会一定程度上占用学习的时间?该如何平衡二者?
A:
咱们学院课业还是挺重的,我大四时金融专业的课也相对较多,所以不会有太多时间投入到实习中。我觉得还是要抓住寒暑假等有盈余时间的阶段丰富自己的经历,因为实习能够让你切实体会未来该行业从业者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能力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话,实习是很不错的机会,接触到社会上对专业人才要求的各个方面,对于知识融会贯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平衡时间的话我认为还是依照自己的目标,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因为针对出国读书也许实习经历会对简历起很大作用,因此大家要多渠道关注,获取合时宜的实习机会。
Q:
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工作的转变有哪些,该如何适应?
A:
我觉得首先从走出校园到找到工作中间的这段求职过程,同学们应该已经可以体会到弱肉强食的一个状态了,这确实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个阶段。入职以后实际上也分工作,有的会是996,有的可能压力相对小一点,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提前了解自己的岗位工作状态。目前我的工作是经常飞比较贫困的国家,出差相对较多,所以心理准备还是很必要的。还有一点是工作之后也许会面临圈子相对较窄的问题,所以工作之余还是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慢慢来就好。
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作为学生,我认为还是抓住自己手头的一切机会。学院的老师一直很关心同学们的成长和发展,大家要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条件,同时多向外拓展机会。四年时光过得很快,希望学弟学妹们充分利用大学生活,有个光明的未来!
对学院的祝福
希望学院可以拥有更良好的师资条件、更丰富的社会拓展项目,祝学院发展得越来越好!
访谈|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撰稿| 吴亭均
排版| 雷滟锋
统筹审核|聂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