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文苑 > 正文

校友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文苑 > 正文

在学生会工作时的二三事

来源:

 

时间: 2020-08-18


在学生会工作时的二三事

7762班 张志刚


恢复高考,考上大学,对我们是个人生的转折。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变,我却一直懵懵懂懂。考大学是因为潮流裹挟,上了学后也是随波逐流。糊里糊涂地被领导推到学生会工作,德才都不配位。

刚入学时,我班有三个党员。老席、老赵,德高望重,一个当书记、一个当班长,我就被派到了学生会干活儿。

在新生部那会儿,干的活儿记不清了。只记得一次,上边说草上长蚊子,就动员同学拔草。大家怨声载道,说蚊子是水生动物,和草没关系。

到了本部,学生会改选。先声明,不是我想当的,是老师指定的!干了哪些事,大都记不起来。无非是追随形势学习,要不就是打扫卫生。捡能想起来的说吧。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来就在食堂门口钉了一个信箱,上面写着“青年呼声”。这一下不要紧,那提意见的条子,每天都能收到一大把。大都是抱怨食堂伙食不好。整理后给了学校,希望改进。也许是提意见管了点用,也许主因是国家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供应的改善,伙食也确实改善了一些吧。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学生会工作,除了学习就是大扫除,非常单调。1980年秋天,我和班里几个同学去参加中美联合招生考试。我虽然考试失利,在别的方面却有很大收获。那些天,我住在清华同学在校园的家里。复习和考试间隙,就去校园转。在校园的布告栏里,看到各种讲座的海报,不仅有科学技术的,也有学生会各个社团举办的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非常丰富。工大离西北边的大学圈太远,那些丰富的讲座咱们都听不了。

回来后,我就和任梦云老师及学生会其他同学商量,咱们也办些讲座吧。大家都同意。学生会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列了一些讲座题目或范围,征求所有同学意见。返回来的调查问卷,都非常支持办各种讲座,还提出了更多的建议。根据同学们提的建议,就动员各种关系找人做大家感兴趣的讲座。记得住名字的有李德伦、侯宝林。还有些人名记不住,记得有人讲艾青的诗,讲《蝇之王》等。此时学生会才显示了一些生气。

为了办讲座,还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让社团去进一步发掘内容,办各种讲座和组织活动。社团活动发挥了更多同学的特长。咱们工大77/78同学中本来就藏龙卧虎,在组织多样性的活动中,很多同学的内在活力被激发和释放出来。像姚望、谢颖兰、杨文良这样的同学,本来就是学生干部,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发挥了核心和骨干作用;而更多的像乔卫这样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在组织《经济管理爱好者协会》的活动中脱颖而出。学生会和团委还把每年的五四联欢会定名为《工大之春》音乐会。还联系了外面的演出,比如给大家订购了在首都体育馆演出的轰动一时的《新星新秀音乐会》的票。现在看,77/78级出了那么多重要岗位的领导,那时参政议政欲望和能力就已见端倪。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这些活动,也可认为是日后成为领导干部的那些同学们的处女秀吧。

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还出了一件大事。调查问卷不但问了同学们关于讲座的看法,还问了对学生会工作的意见。这也没什么。要命的是还顺带把学校稍上了,问同学们对学校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按说这也不算事,因为学生会本来就有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作用。可是却引起了校领导的震怒:征求对学生会的意见也就罢了,谁授权你们征求对校领导的意见了!!!我们感到万分委屈。现在想想也可以理解,因为那年冬天,不少高校都发生了“竞选”人民代表事件,领导对学生会的任何针对领导的活动都非常关注……。

调查问卷中,还有直接针对我的批评意见,说我“自我感觉良好”,“张口闭口我是×××”。同学们的尖锐意见让我每每想起就脸红,至今还用来鞭策自己。

在校学生会工作的经历,锻炼了工作能力,是无价的财富。虽然后来没有走管理这条路,这些能力在学术场合也能偶尔显现出来,例如主持个学术会议、联欢会什么的。不了解我的人还会惊讶地说,没想到你还有这能力!

考上工大,是机遇,也是缘分。不管到哪里,我都会说,我的母校是北京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北京工业大学

|

京ICP备: 14043795号-2

校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邮编: 100124

|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86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