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校友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风采 > 校友访谈 > 正文

北工大《校友风采》系列访谈(三十六)黄俊 专访

来源:

 

时间: 2020-03-23

泰晤士河畔的建筑师

访931211班黄 俊

黄俊,199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并获得建筑学学士。他着重全方位发展,曾任系学生会主席,校级先进党员,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他在学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都数次荣获北京市级奖项。他于2001年赴英工作学习至今,曾在世界级建筑师事务所担任总监。目前与夫人共同经营欧洲唯一以华人命名的主流设计事务所——杨威及合伙人事务所 (Wei Yang & Partners)。

简 介

黄俊,英国杨威及合伙人事务所(Wei Yang & Partners),合伙人兼设计总监。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 ;英国城市学会会士;英国董事协会会员

英国威尔士国家设计委员会评审委员

求学经历

1993-1998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

2001-2003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系“杰出”硕士

从业经历

2012-至今 英国杨威及合伙人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

2004-2012年 英国Benoy建筑师事务所副总监,总监,中国区域总监

1998-2004年 中国/英国数家建筑师事务所,资深设计师

主要社会责任

英国威尔士国家设计委员会评审委员;英国景观学会国际奖评委;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奖项评委;剑桥大学穆勒中心及可持续领导力学院行业专家组成员

近年重要奖项

英国皇家规划学会年度国际奖银奖;沃福森经济学奖(Wolfson Economics Prize)决赛大奖-沃福森经济学奖是世界上奖金仅次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二大经济学奖项;两次国际商业休闲协会年度设计师奖及数次国际商业休闲协会最佳项目奖; BCSC英国购物中心协会铂金奖;以及多次建筑与城市设计奖。

编者按

黄俊校友常年身居海外,在接受校友总会的约访之后,便欣然命笔,循着几个看似寻常的问题,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自己求学工大、海外留学及至闯荡职场 、砥砺创业的经历和感受,真诚的记录下来与我们分享。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似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也真实地呈现了一个工大学子经过个人拼搏,逐渐成长成熟并最终走向成功的生动案例,这必将引发读者新的人生思考,更为学弟学妹和年轻校友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成长借鉴。

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次访谈均是线上进行。尤为令人动容的是,在如此诚挚的分享背后,来自于黄俊校友的这一份对母校的深厚情感和对学弟学妹的诚意关爱,对此,我们在表达真诚的感谢之余,再次致以深深的敬意!

特别附上黄俊校友的一段真挚感言置于篇首,作为引读。

前言

“这次采访/执笔前后经历近两个月,没有料到。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由逐步爆发转为稳步减弱,是海内外华人同心同德、共担风雨的见证;然而病毒目前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也在考验着全人类的团结与耐心。无论风暴如何猛烈,终会在阳春里渐渐平息。灾难与煎熬也是宝贵的磨练与考验,让人重新审视国际和人际间的关系,也让人反思生活的朴素意义。

这些年来我有很多机会与朋友们分享人生、事业和生活的体验,但都不会如此次动情深刻。人们一直关注我基于特别环境与位置的见闻感受,必须说我的经历和思绪在这特别的历史时刻复杂非常。希望籍此与师生校友分享,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勉。”

01·

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工大求学之旅

我的工大之旅与建筑之旅一样,是偶然也算是必然。

我从小对绘画、文学和技术都感兴趣,一直的理想是航空设计。然而高考填报志愿时被北航告知此专业没有需求,而自动化、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又并非我兴趣所在,一时间很迷惘。最后一刻我听从母亲的建议报考工大建筑系,全因学校宣传册上的两句关于“文理兼顾”的简单描述。而之所以选择工大而非天大同济,不仅因为北京的信息和机遇优势,也考虑到在熟悉的环境里可以更得心应手。后来证明,那的确是明智之举,是偶然也是必然。

入学之初我领教到未曾预料的压力:班上至少有一半同学出自建筑师家庭,对各类术语、工具、技巧等等都有一定认识,而我对“建筑”二字都没有具体概念。值得庆幸的是,多年来对航空的钻研在无形中为我奠定了美学、逻辑和三维空间的基础,而航空也与建筑一样是探求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学科,因此过往的执着投入也成为我的特别优势。

轻松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治学氛围,让我很快完成从被动调整变为主动求索的过渡,成绩逐渐名列前茅,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学习之余,我也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包括系学生会主席,不仅与师生一道为校系的发展助力,也促使自己通过不同类型的挑战提升全面素质,尤其是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此外,常年不懈的运动除了强身健体,也给予我宝贵的社交历练,形成开放、积极和韧性的心态。

1993年大学伊始

回顾五年求学历程,三点于我最为关键:一是开放轻松而不急功近利的校园风气,适合我的性格;二是良好的师生氛围以及熟悉的“家乡”环境让我得以坦然专注;最后,我对“大学“的感悟和就学的态度,让我较好地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均衡, 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2·

请谈谈工大的学习生活给您留下的美好回忆

工大于我而言就像家不远处的泰晤士河水,不算长也不算宽,不湍急也不磅礴,无论四季更替,细心之人总会找到心系之处。“平凡里体味从容,大美中感受点滴”是我崇尚的人生态度,也让我的工大之旅被美好的回忆充满。

我的五年学业丰富充实:以总分第一名毕业,当选系学生会主席,被评为校先进党员。成绩并非是在入学之初设定的,我不赞同学子设定过于量化的目标,或者为虚名急于求成;我深信过程的投入必然有对应的结果,时间会安排好一切。父母的“放手” 给予我广阔自由的成长空间:他们从未询问学业,也直到毕业时才了解我的成绩;正是他们的信任和朴素观念,促使我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探究人生、追逐理想。我更要感谢相逢相知的师生,共同沐浴青春的旅伴;无论熟知的、偶遇的,故去的、健在的,音容笑貌都记忆犹新。

我始终认为,认真行走旅途的人,每次回首时都会泛起笑容,不应有憾,因为所有的决定都是当时的自己可以做出的最好选择,而每件全力以赴的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人生的体验。校园生活于我正是这样一段成长的旅途,林林总总的细节在不知不觉中印刻于脑海内心深处:入学第一天的全新体验;校园里的每条小路、角落和拐弯;专业教室里的钻研、磨砺甚至煎熬;每个食堂的特色,每个球场的优劣,以及每座教学楼和阅览室的氛围;满是精贵外文书籍的四阅为建筑系独享,是每个晚上必到的地方;我也曾夹着图板去上公共课并请示老师可否在不影响课堂的前提下赶图,我一直希望有个机会能再向她致谢;当然还有为国庆45周年天安门广场集体舞的操练,以及全校齐心协力申请“211”和建筑系通过评估的艰辛与圆满 。

大学期间给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受益的,是美术老师的一句话。96年时我担任系学生会主席,为了一改建筑系长久以来系小影响弱的状态,策划了一个旨在向全校展示建筑系才华的作品展。为争取最大的轰动效应,我计划用系里留存的最好作品,填满女生楼(二号楼)和回民食堂(三食堂)之间黄金地段的所有宣传栏。美术老师问我要多少,我说:“多多益善”,他答:“宁缺毋滥”。我至今清晰地记得我们在建筑系小楼楼道里的对话,以及我的顿悟。从那一刻直到现在,我都深刻地认识到大学的最大责任是树人:学无止境,知识永远都可以添加,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如果能尽早地将学生引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他自然会事半功倍地学会知识、学会思考,从而更加出色地造福社会。

在那五年度过大学生涯是尤其幸福的:在中国市场经济和思维发展同时实现改革腾飞的重要阶段,在最满怀激情和理想的年纪,在历史的转折点,意气风发地拥抱未来。

回顾大学时读的书是多年来的习惯

03·

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出国

我选择出国的原因比较单纯特别。那个年代选择出国的人,除了少量公派外,大多是在大学期间考试留学美国。我之前从未有出国的打算,毕业后的计划就是在北京开创事业。工作后我遇到当时是同事的夫人,不久后她出于对古典建筑的热爱决定去欧洲留学;因为硕士成绩出色,她随后成功地获取非常难得的欧盟博士奖学金。我原本打算等她回国后一起创办事务所,但因为博士学业需要四五年,所以经过对事业生活等多方面的慎重考虑,决定前往英国加入她。

我热爱在北京的工作生活,也不看重物质追求,和当时很多迫切希望改变现状的出国者不一样。确切地说,我和夫人选择这条路,同出于三个目的:其一是强烈的学习目的——我们都对欧洲多样化的古今城市与建筑文化感兴趣;其二是迫切的体验目的——当时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引入的思想信息也不少,但设计普遍呈现表皮化同质化,促使我希望亲身考察探究;其三,身处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应该寻求新的挑战,为“三十而立” 明确方向。

04·

您为何选择留在英国发展

与出国一样,选择留在英国也是根据人生旅途的体验而逐步决定的。如之前提到,我和夫人出国的目的都并非出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我们都相信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有精彩的事业和生活。留下的主因,是长期深入的海外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应该换种思维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次决定来自两次重要的选择:第一次是夫人完成博士学业,第二次是我们的职业发展迎来质变。两次选择都基于个人事业发展的转折跃进,而决定都源自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愿望。而今回顾,两次都是明智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在2005年左右:夫人完成博士学业,我们适逢而立,并都在引领业界的设计事务所担任要职,迎来事业发展的腾飞期。时值国内蓬勃发展,海归人才在各个行业获得巨大发展机遇的黄金时段,业界的国内朋友都建议我们回去。然而,不长不短的旅英工作生活经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西的隔阂尤其是西方各界对中国的成见,也体会到华人群体长久以来的尴尬 ,即欠缺专业领域代表和正面有力的形象与呼声。当时业界的亚洲人很少,华人面孔则以香港人和新加坡人为主,且极少有在顶级专业公司里做到高级职位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珍惜把握机会,争取在更高的舞台上多为中国做正面宣传。随后的四五年里,在围绕中英创意交流、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上海世博会等诸多重要活动中,我们利用各自的平台,通过演讲、论坛等形式,努力弘扬中华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与公司管理层商讨并主导了一份重建建议呈递给中国驻英大使馆,同时在缺乏正面报道的大环境里不断宣传国内抗震救灾的进程;随后的北京奥运虽然获得巨大的成功,也同样招致意想不到的复杂报导,我亦利用各类机会宣传以增强英国各界对中国的认识。

2008年伦敦接受国际商业休闲协会年度设计师奖

第二次选择在2011年:我在北京担任前公司的中国区域总监有一年,夫人在她的事务所也要被晋升为合伙人,两个人的事业都实现新的飞跃。然而相比五年前,我们面临一个更大的抉择——究竟在英国公司继续做高管,还是寻求新的突破——所谓突破,即是成立自己的事务所。与上学时希望以自己的事务所实现个人理想不同,此时的出发点是民族形象。2010年初与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伦敦的见面给我很大触动, 他一直以卓越的专业才华为华人界带来世界级影响力,成为我们决定的基础。11年春天,夫人在伦敦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事务所;一年后,我也辞职加入她。事务所建立不久就树立起出色的口碑,取得包括沃福森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最具声望的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之一,也是欧洲唯一以华人命名的主流设计公司。近年来,随着专业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大,我们在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平台上继续宣传着中国的正能量,也在专业层面促进中英两国的战略级合作,担任政府顾问。

2010年国际创意设计周北京峰会主题演讲

常年来在英国一直被询问的问题,即我们来自哪里。因为对中国长期的偏见,人们设想具有自信和地位的亚洲人都来自日本、新加坡或是香港;语言好那就应该是在英国土生土长;而从中国来的必定是通过申请英国政府的奖学金。每次我都会以英式的幽默轻松坦然地回应:“来自中国北京;来是因为想体验这里的风景文化;决定留下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气候;那些建筑是我十几年前的作品;那时我做某公司的总监,后来我在伯克利广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每每此时,自己也不免感慨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给予我长期奋斗的动力。

2014年英国商务大臣见证中英项目签约

05·

简单谈谈您的海外生活工作经历

一句话总结:这段生活非常美好。

我的生活态度是朴素、认真的。充满希望且随遇而安或许听来矛盾,却的确是我长久以来的生活写照。这应该归于我从小就有些特别的经历:因为学龄前几年江南水乡生活的熏陶,尤其是书香门第的祖父母给与的“私塾”教育(因此没有上幼儿园),不仅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孕育了崇尚自然洒脱的朴素性格。兼容南北的气质,在学生生涯里对我裨益很大:促使我文理兼修且衷情艺术,给予我开阔豁达的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培养我日后的适应力。

我的海外生活是因为夫人获得的欧盟博士奖学金而临时计划的。那个年代欧洲的华人极少,况且信息的不发达和生活方式的差距,让出国都变得似乎无从准备。然而,“充满希望且随遇而安” 一直是我的原则:大学知识的积累,出色的工作经验,运动造就的韧性,特别是这个认真的决定,都让我对未知的未来充满好奇与期待。大三时学习水粉画,因为其它考试的缘故,有幅重要的作品是熬夜完成的:晚饭前还犹豫是否撕掉重来,早饭时已经舍不得下手,最后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些经历对我影响深远——只要有技艺和坚持,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虽然在英国的第一次晨走就因为截然不同的欧洲城市格局而迷路,海外生活之路总体平顺美好。刚起步时经济不算富裕,不过我们选择了较好的社区,因为好的环境会培育积极乐观的格局与心态,也让人更快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不少英国的朋友和同事都说我有天生的英式幽默,我不知从何而来,但后来感悟到人性和设计一样,本就有跨越文化国界的相通之处,我出国的选择也肯定基于一些微妙的因素。因为工作生活的诸多机会,多年来我顺利造访过海内外数千个城市村镇和差别迥异的社区,应该说都得益于成长期培养的开放心态和适应力。

因为出色的设计能力,我很快找到建筑事务所的工作,在那个依旧从金融风暴里复苏的年代,对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而言,的确很难得。我在英国的职业生涯由此起步,两年后进入享誉世界的贝诺建筑师事务所,并在一年半后连跳三级晋升到副总监的位置,负责当时欧洲最大的一个城市更新项目的设计。那年我三十而立,因此更加记忆犹新。能在短时间内被顶级事务所认可,并做到这样的职位,在英国当时的专业华人界罕有。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给我两个启示:第一,只要才华能力足够突出,就可以被认可;第二,如果能再接再厉,那就更加会改变业界对华人的看法,意义将更重大。四年后,我被晋升为总监,负责国际事务所的中国区域运营并被委任在北京创办第八个事务所。再之后,便是我与夫人一起经营唯一以华人命名的主流专业设计事务所,至今已九年。

很多朋友都好奇我们的生活,如此的工作节奏是否要连轴转甚至影响生活品质?其实我们的生活和英国典型的百姓生活一样普通,购物、散步、出游,做所有生活依赖的细节琐事;夫人每天早上都要坚持和父母通话,我主要负责烹饪。我们过着中西合璧的生活,她会常练练书法古琴,我也会坚持写一些散文,都是保持和祖国文化的热度。其实所有生活的体验,无不是设计思考的源泉、思维和头脑的养分;认真的生活不会有浪费的部分。

2010年与贝聿铭先生在伦敦见面并获得他的鼓励

当然,充满希望且随遇而安的生活里也肯定会有需要全力以赴的拼搏,而那些日日夜夜对乐观进取的人而言都是甜美的过程。贝聿铭先生说:“没有人生来伟大,全力以赴总是金律;多少人因自负才华而懈怠?我为自己全力以赴而自豪。“ 回顾这些年来的海外工作生活,全力以赴的确会让人释然,更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毕业后最令我难忘的”全力以赴“是在谢菲尔德大学攻读硕士的经历。当时夫人就读世界闻名的谢菲尔德大学,而其建筑系排名第一;夫人鼓励我在工作之余再攻读一个硕士学位,我觉得机会难得就通过和公司协商,调整工作时间以完成学业。因为每天的旅途来回要用四个小时,我只能用火车上、午休、晚上及周末的时间补充学习,一直非常辛苦;然而没料到的是,毕业论文刚开始时适逢全国铁路系统大范围维修,每天的行程前后要五六个小时,包括中间两次倒车。当时的笔记本电脑笨重且待时差,所以我每晚只睡四个小时,然后打印出文稿再在各类交通工具上修改补充。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两个月,期间几度都感到承受到了极限,但最终还是坚持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结果出人意料,我不仅以当时罕有的“杰出”Distinction成绩毕业,而且毕业论文更是系史上首例满分。这对于28岁的我是个震撼性的激励,让我意识到不论年龄或生活工作的繁忙,只要肯于挑战极限就会有不可思议的回报。这件事成为我今后的工作生活的一个标尺,也是我常常给来英留学工作的朋友们的孩子的见面礼。

我希望在暮年回顾时,也能够像贝先生一样坦然地对自己说:我为自己的全力以赴而骄傲。

06·

谈谈您在海外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挑战

对海外华人的报导向来遵循“历经挫折再获成功”的定式,似乎成功的价值取决于坎坷的程度,我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坎坷不可避免,但正确的决定和心态会避免弯路和挫折,而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基石。回顾近二十年的海外经历,我感觉总体平顺,纵然挑战颠簸不断,但谈不上有“挫折“。许多采访者不理解,他们说要么是太幸运,要么太乐观。

诚然,无论在何处,运气和乐观都重要。运气是集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因,可遇而不可求;乐观是为人生之路做好准备后的坦然,是可以把握的内因。我一直认为,旅途平顺与否主要取决于后者:如果有明确的目标,为之付出超常的耕耘,那就随时可以迎接挑战,并有能力识别把握机遇,做出明智合理的决定,进而提升成功的几率。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人生,那么即使有时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应有憾。

每个人都面临来自小我和大我两个范畴的挑战,这对海外华人尤为明显:前者关乎在异域实现自我价值,后者关乎在异域维护民族形象。于我而言,小我范畴的挑战总可以被选择或被克服,但大我范畴的挑战永远是激励前行的动力。

在小我范畴,异域奋斗肯定要比异地奋斗付出更多的艰辛,在选择之初须有准备。进入任何一个新环境,尤其在截然不同和分歧明显的社会里,获得同样的成绩与认可绝对需要加倍努力,这是海外发展的基础心态。十几年前看到一有篇由“伊顿” 小圈子延伸到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文章,其观点和我的一致:如果你不能改变他们的规则,那就在他们的规则里击败他们。

在大我范畴,海外华人承受的挑战很少有国内人理解,客观地说往往乏力无助。西方各界对中国的偏见误解源于长期以来各类媒体对中国社会的歪曲报导和污蔑,这样的言论信息极少会传到国内,但对海外华人而言却是无时无刻扑面而来。我和夫人因为接触人群广泛,看到更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 也更加意识到民族间隔阂的不可调和性。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外界对中国的污蔑与诋毁到达极致,一系列处心积虑的攻击也从未间断。极少用社会媒体的我,在两个月里每天坚持用半天的时间,以逻辑和道理戳破谎言,以事实和经历教育群众,以真情和人性促进各国民众在灾难前团结。让人振奋的是,我的言论在短时间内即得到很多响应,引导人们以客观的心态审视反思;即使洪流不会在一夜间退去,每一份力量都会带来一点改变和希望。

当一个民族在世界层面缺乏话语权,当她的声音被屏蔽,那就需要海外的有识之士为她发声;然而发声也要讲究逻辑方法并以理服人,选择效应最大化的场合,同时珍惜有限的发言权。这正是我和夫人决定留在海外的主要目的——用来之不易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力量。

与美国建筑师学会主席和著名评论家詹克斯讨论中国设计

07·

您有什么宝贵的经验可以分享

从入学时的懵懂到而今的不惑,近三十年的旅历恐怕是人生最丰富的一段。顺流逆流里的颠簸磨砺让人不断成长完善,也教人感悟生活的朴素本原。令我欣慰的是,至今依旧保持学习进步的愿望,而目标方向也更加明朗。

首先与校友们分享我将人生感悟浓缩为八个字: 明志,正觉,慎独,精进,即明确志向,正觉正念,君子慎独,向善向上。

其次,我尤其想与学子和刚步入社会的校友分享几点具体的体会:

1).远近目标:在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制定兼顾理想与实际的远近目标。以平常朴素的心态逐步提升,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每五年上一个台阶,每十年有一个质变。

2).职业操守:大学教育应以育人树人为主要责任,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一个道理。从我个人的事业发展经历和经营管理体会,职业操守教育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欠缺。近年来的访谈和讲座里,我都在专业内容外尽可能地融入一些有关职业操守的解读,希望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发展事业,并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

3).寻求挑战:不仅要应对袭来的挑战,也要根据目标寻求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革,要保持好奇、饥渴和上进的心态。贝聿铭先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不论位置和成就,始终不断寻求创新并为之挑战自我极限。我的求学和职业之路都深受他的鼓舞,回想起一次次达成几近不可能的目标,以及主动突破自己的舒适领域去尝试新的突破,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公益参与:公益行为不仅是对社会的贡献回馈,也有助于拓宽个体的视野、知识面和社交能力。对专业人士而言,我建议把有限的精力多投入到突出专业价值的公益事业,这也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我个人长期在资金和行动层面支持近十个与社会、环境、设计和遗产保护等的专业公益组织,通过参与、讨论、授课、监督、评审等多类形式推广有益的理念,不仅更有效地回报社会,也更加全面地实现自我价值。

突出专业公益

08·

谈谈对母校、学子和校友会的期望

对母校的祝福

尽管多年来只在五十年校庆时返校一次,我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从承办奥运重要赛事,到办学规模和学术成果不断壮大,无不让我感到欣喜和骄傲。基于多年来与剑桥大学等国际教育机构合作与思考,我对母校的未来发展提两点期待:其一,在大而全综合性发展道路上,祝愿母校早日建设在全国乃至国际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的专业;其二,充分发挥区位及生源优势,培养具有广阔视野、职业素养和创新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对学子的祝福

当代学子成长在一个物质丰富、技术发达的年代,他们健康、聪颖、开放、好学;然而,高度竞争性和过度信息化带来的持续压力,也不免让他们敏感脆弱。如何在奔腾喧嚣的时代洪流里稳健成长,如何实现箐箐校园到万象社会的平稳过渡,如何妥善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兼顾自我实现和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心参与, 都是高校学子必须面对的挑战。

我对他们有三条寄语:第一,大学是人生成年的开始,也是第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因此希望大家能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地体验享受这段时光;第二,认真对待学生的使命,全面打好知识和技能基础,锻炼健康的体魄;第三,注重方法论和人生观的培养,用于承担社会责任。

最后我还想强调我个人总结的八个字:明志,正觉,慎独,精进。

对校友会的祝福

校友会是联谊的桥梁,凝聚的纽带,在我看来也是隐形的良师益友:她利用前所未有的信息媒介将海内外校友师生紧密联系起来,促进经验和心得的交流,助力每个人成长进步。我衷心祝愿校友会的工作蓬勃发展,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分享自己的经历体会。

祝福母校

后记

距离校庆五十周年时对黄俊校友的访谈,恰好整整十年。对此,他表示,这次访谈再次给予自己难得的回顾机会,让他一段段的审视、反思和领悟过往,并欣喜地感到自己还在成长,还在学习,而心态也还如求学时一样年轻,而这些进步和成长真的要感谢工大之旅为成长奠定的基础。

面对在全世界肆虐的疫情和即将迎来的母校“甲子庆典”时刻,黄俊动情地说道:“这个冬天尤其漫长寒冷,但它也让我们更好地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我谨在此祝福母校60华诞生日快乐!祝福每一位工大的师生、校友享受幸福安康的人生,希望十年之后我们再交换更美好的故事。”

访谈|校友总会

排版|韩飞洋

统筹 审核|聂金全

版权所有©北京工业大学

|

京ICP备: 14043795号-2

校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邮编: 100124

|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86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