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 2020-07-30
树立科技雄心,潜心打造民族品牌
访7933班 王翔
校友 简历
校友王翔
王翔,198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现任小米公司总裁。曾任职于包括摩托罗拉、朗讯/Agere,高通等公司,担任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职位。在美国高通公司工作13年,在任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期间,全面负责高通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与运营,在他的领导下,高通公司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市场合作伙伴关系,制造厂商客户数量增长迅速。2015年,王翔加盟小米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国际业务、知识产权和法务。2019年11月担任小米公司总裁。
正文
01
夯实基础----专业技术源于母校的培养
1979年,高考刚刚恢复的第三年,竞争极为激烈。通过高考实现个人抱负、贡献国家是那个时代很多青年人的梦想。受周边一些朋友、长辈的影响,王翔对半导体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认真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半导体无线电器的物理专业,并被录取。
1979年秋季,王翔和有着同样志愿的佼佼者加入了同一个班级,开启了一段非常愉快的大学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团结的集体,五年共同的经历使大家成为了终身的朋友。 在北工大他也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他们对王翔在人格和学业上的成长给予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王翔的毕业设计是和庞老师一起做的硅膜太阳能电池。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领先的技术,是用镀膜的方式在硅片上做光电的转换。庞老师是基于光电转换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应用方面的专家,王翔很有幸参与了项目其中半年的研发,并通过实验室中的反复实验,最终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对于王翔来说,这是第一次从理论到实践全过程的体验。他不仅向庞老师学到了科学实验的方法论,也在论文完成的那一刻体会到了令人难忘的“成功”喜悦!
02
积累经验-----迈入科技工作的行列
1984年王翔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工大毕业,正好赶上了中国半导体发展的第一个大潮,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王翔立即投身到中国半导体的发展行列当中,在北京前门器件厂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期间,他潜心于技术领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将国外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等推广到相应的电子产品中。
2013年王翔代表高通公司参加与京东商城战略合作仪式
1992年、2000年和2002年王翔先后加入了摩托罗拉中国公司、Agere公司和高通公司,从事半导体销售和管理工作。他以自己之所学,直接或者间接地为推动企业以及中国合作伙伴在通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几乎经历了中国将最新的技术与手机相应结合,从模拟移动通讯到数字移动通讯,从二代数字移动通讯到三代、四代、五代数字移动通讯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期间他身上表现出的自觉地在实践中持续学习的意识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都得益于工大的培养。
03
正确选择----加盟小米公司
曾经有一些人问过王翔:为什么要参加小米公司?王翔谈到:“我是2015年中参加小米的,对小米并不陌生。在2010年作为合作伙伴认识雷总,当时与雷总认识是想解决小米与高通之间的合作问题”。“小米的商业模式,让我感觉耳目一新。我也带领高通投资了小米,对这个商业模式极为有兴趣。在2014年,小米已成为全球非常知名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实现走向全球的梦想。雷总邀请我加盟小米,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认为要把小米的模式带给所有的消费者,在世界和全球做得更大,是很有意义的事。我可以利用与跨国企业合作的经验加入小米,与小米一起成长。”
2019年10月,王翔在小米国际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表演讲
王翔提到自己的为人处世时说:“我是一个比较有正向思维的人。我通常很乐意看到每一个人的优点,我认为我可能是比较有包容心的人,比较愿意看到每一个合作伙伴、朋友的优点,比较容易与团队建立强的信任。信任是基于双方的优势建立的。即便是有很多缺点的人,我也想努力找到他身上的亮点和优点,这是我的一个习惯。”
04
憧憬未来-----小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王翔认为:“小米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但中途面临的环境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技术复杂、商业环境复杂、人文环境复杂,也包括遇到新冠肺炎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凝聚一个强的团队、形成共识非常重要。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不可能将星辰大海这样壮阔的事业完成。
2019年2月,王翔在小米巴塞罗那发布会上发布小米5G手机产品
2020年5月12日,由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企业家高端对话网络直播公益活动举行,主题为“打通产业链、协同上下游,坚决打赢中国经济保卫战”。王翔认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竞争是非常好的助力器,“小米就是由于竞争才产生的企业”。
王翔还回忆了小米创业的初衷:10年前,雷军和一群创业者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没有给消费者提供他们想要的产品,或者说只服务了一部分消费者,于是就有了小米,并在竞争中给行业带来变化。未来,小米集团将充分发挥商业模式竞争力带动整个智能产业的转型升级。
05
积极抗疫—在行动中显示责任与担当
新冠疫情发生后,小米积极应对。通过“硬件+零售+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用互联网思维做实体经济,实践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20年4月25日晚,主题为──“生长力:抗疫之后,肆意生长”的在线会议成功开幕。作为小米集团总裁的王翔做了“疫情下,小米的全球化战略及责任”的主题演讲,这也是王翔在GMIC舞台的首次亮相。当晚,有500多万人累计在线观看。
王翔与与会者分享了过去的3个月时间里,小米作为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抗击疫情的经历。他说,“做为一家科技企业,我们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我记得在1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正确的决定。在1月20日果断决定,让武汉总部的员工提前放假回家,我们在武汉有超过两千名同事,包括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小米集团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集团的节日假期是从1月23日开始的。我们提前两天让大家回家,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几乎与钟南山院士判断是同步的。”
王翔与我们回顾了在疫情之下小米集团的抗疫举措,他说,“经过2个多月非常艰难的抗疫,3月30日武汉正式复工,没有一例被感染,今天看来是一个非常令人欣慰的结果。” 1月20日之后,整个小米集团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支持湖北、支持中国各个地方与新冠肺炎进行斗争。据大致统计,小米集团、基金会和员工捐助了超过7000万元的人民币和抗疫物资应对新冠疫情。”
同时,小米还非常关注全球的消费者和全世界各个国家抗疫形势,做了积极的努力,提供了很多的防疫物资给合作伙伴。王翔说,“我们始终认为,疫情是短暂的。最重要的是让全世界的消费者,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可以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我们相信全球经济协作的价值,坚信科技平权改变世界的力量。”
06
塑造未来---期待开启新的篇章
未来十年小米公司要做什么?王翔是这样说的:“我们要做两件事,小米将手机+AIOT定义为“双引擎”的战略,不但要持续地推动智能手机在全球的普及,同时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发展IOT的产品与AI技术的紧密结合,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另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5G+AIOT的推进,在下一个十年打造一个超级互联网,为全球的消费者服务。小米的理念是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我们会持续推动技术的进步,让技术的进步惠及每一个人,无论你生活在哪里,无论你的性别和收入是什么,都有权享受最新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这就是小米的愿景。”
2018年5月巴黎小米首发现场
可以说,王翔选择了小米也选择了成功!他从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凭着执著进取的精神,最终成长为一名复合型高级管理精英──小米公司的总裁!
工作之外,王翔有很多爱好,比如园艺。有时间也去打打球(高尔夫),最近疫情期间,他会经常读读书。另外,他非常重视与朋友的相处和交流,他认为在与人的交往、沟通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的东西,是一种享受。
07
回馈母校,助力教育
2020年7月3日上午,北京工业大学“小米奖助学金”捐赠仪式在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楼408会议室举行。作为小米总裁,又身兼校友身份的王翔和小米联合创始人、小米公益基金会理事王川校友一起专程回到母校,参与了捐赠仪式 。在前期的工作中,王翔非常重视并积极促成了小米公司与学校间的捐赠协议。北京工业大学作为首批受益高校之一,获得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的500万捐赠,这将对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
北京工业大学“小米奖助学金”捐赠现场
王翔表示非常激动能有机会回母校参加捐赠仪式。虽已过去多年,但他依然记得大学期间老师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王翔诚挚的表示,小米在用科技改变生活,用产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本次北京工业大学小米奖助学金项目的设立是小米与北工大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开始,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北工大学子了解小米,和小米一起成长。
寄语母校的学弟学妹
在王翔看来,母校六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且仍极具潜力。他希望工大未来办成一所全球的一流大学,也相信北工大有能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全球的一流大学。
作为工大毕业的学生,王翔也了解到许多工大的学子在毕业之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也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自己的殷切期望。他认为,大学期间不仅要掌握好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会给每个毕业生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理想的职业未来。另外,最好做到职业与爱好的契合,将想要做的事情与各自的职业生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以这种方式去选择职业就会呈现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后记
在王翔的关注下,近年来小米集团与北工大展开了深入合作。本次设立北京工业大学“小米奖助学金项目”,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协同创新能力,也为学校与小米集团携手共同探索科技助力教育、创新启迪智慧的校企育人新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捐赠是高校拓宽办学筹资渠道,扩大社会合作和保持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合力支持高等教育共建机制的具体表现。在对小米公益基金会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表达敬意的同时,我们也为北工大拥有像王翔这样的杰出校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于《北工大人》宣传片王翔访谈视频材料(资料整理/李甜)】
访谈|校友总会
撰稿|聂金全
排版|甄爽
编审|聂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