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活动 > 正文

校友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活动 > 正文

捐赠动态 | 访2020年度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2017级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姚宇翔

来源:

 

时间: 2021-04-08

捐赠动态 | 访2020年度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2017级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姚宇翔


凡心所向 素履以往

小米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姚宇翔


个人简介:【风华正茂 头角峥嵘】

姚宇翔,北京工业大学2017级本科生,就读于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方向。

总绩点4.12/4.20,专业排名1/90,多门专业课获得 AA+成绩。担任 2017 级软件三班的班长与团支书,曾获2019年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学习成绩优异奖学金、校级科技创新创业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

积极参与校内校外各项科研竞赛和科研项目,2019 11 月发表论文《Valuation Models of Spectrum Pharmaceuticals, Inc.》;项目《拍拍拍校园场景识别》获201910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项目《山海链——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和大棚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获2020 7月北京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项目《面向四困生的交互式可视化分析系统》获20207月北京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2020 7 月参与国创项目创业实践“STEAM 教育项目、国创项目创新训练事件检测算法研究与异常事件防控系统MIT暑研项目机器学习与数据科学;参与科大讯飞清华实验室的研究,担任算法岗位一职。


四年成长:【循序渐进 聚沙成塔】

四年前的姚宇翔与众多同学一样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未知走进工大的校门,四年时间转瞬即逝,即将毕业的姚宇翔回顾自己大学四年间的成长,表示自己最大的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一个是待人处事。

我觉得首先是学习方面,我积累了自己的基本专业知识与科研技能,培养了较高的科学素养与诚信意识,并且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活固然是多姿多彩,但要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学有余力再进行科研、竞赛以丰富自己的学术经历、提高学术水平,个人兴趣最好在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的情况下去发展;

其次是待人接物方面,相较于高中时期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大学时期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我深刻认同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一观点,在人际社会中,如何待人接物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在大学四年中,我学会站在其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保持一个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

这两方面的成长,也成就了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姚宇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帅气学霸、优秀学生干部、科研竞赛达人……除了学业上的累累硕果,在课余生活中姚宇翔最大的爱好就是跑步。

我觉得跑步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也曾经在家乡做过马拉松志愿者,这个志愿者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乐于助人的精神,还在过程中体会到了马拉松选手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

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姚宇翔的大学赛段无疑跑出了傲人成绩,保持优秀、追求卓越是抵达成功终点线前长久的助推剂。



学业规划:【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在大四上学期,姚宇翔以专业排名第一、绩点4.12/4.20、多门专业课优秀、科研经历丰富、学术成果突出的优异成绩与个人素质,保研至北京理工大学。在耀眼夺目的成绩与科研经历背后,离不开清晰明确的学业规划。

姚宇翔谈及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科研意向和保研意向时,回忆到:我也并不是很早就有明确的学业规划,一开始在大一的阶段也像很多同学一样是迷茫的,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在大二的时候才有出国读研继续深造的想法,并为此准备了大二和大三两年;在大四的时候由于外界的特殊情况,决定留在国内继续读研,并最终成功保研上岸。支持我学习与科研的动力与其说是自己的梦想,不如说是自己的职责意识。我始终把学习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并且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从姚宇翔的经历可见,个人规划未必是特别长远和最初一次制定的,更应该找到与自身专业水平、个人素质相符合的短期小目标,随时关注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在每一个短期小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助力大目标的实现。

姚宇翔也谈到,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情绪低沉的时候,及时进行自我调节至关重要:我主要是通过两个手段去调节:第一个是生理上的,第二个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一般会去睡一觉或者在操场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来达到精神放松的状态;在心理上一定要正视自身、理清挫折,比如在科研上的一次失败或考试的一次发挥失常,要及时找到自身的原因,提出一份针对这个问题的修改意见,尝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学习方法的运用,姚宇翔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归根结底就是及时的复习与预习。以姚宇翔所学的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不仅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深刻了解,还需要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亲自去调试代码,运行程序。要敢于面对失败、敢于实践,完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继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科研经历:【群策群力 精益求精】

大学阶段是绝大部分同学第一次接触科研的时期,优秀的科研成果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未来发展的铺路石。很多同学认为科研难度大、专业度高而不敢涉足,姚宇翔以自己丰富且优异的科研成果介绍了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与经验。

他说: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和辅导员。记得我的第一次科研经历是和我们当时的离散数学老师一起做的,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一起工作。科研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不要担心从零开始,可以先从简单的科研项目入手,比如校内申请的星火基金和国创项目,可以作为自己积累经验和尝试的机会,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谋求更高级别的科研平台和更深入的专业课题。

如果自己无从下手,姚宇翔也建议参与团队科研,相比个人科研也更适合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一来,团队科研可以节省个人时间,通过团队的合理分工可以让个人更加专注某一领域的研究;二来,团队科研可以有效地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回顾至今的学习与科研过程,其实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两点:第一个科研素养,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不断精进自己的科研技术,积累相关的科学知识;第二个是心理建设,在科研的路上经常会失败,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心理建设,培养自己在挫折面前的鲁棒性

虽然科研能为个人带来较大的能力提升,但姚宇翔也表示:自己一定要有一杆秤:学习>科研/竞赛>其他活动,一般建议是在寒暑假的时候进行科研/竞赛,在学期中间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专业课的学习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这也涉及到时间管理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面前,一定要作出正确的取舍,当时间不够完成自己的学习或者科研目标的时候,就要少玩点游戏、减少一些无用的娱乐活动,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



未来发展:【鸿鹄之志 不负韶华】

与姚宇翔谈起未来的学业及就业方向的相关规划,他介绍到:我研究生阶段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关于脑启发计算的研究。目前我的规划是继续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继续储备相关的知识。

脑启发计算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一环,将对我国科研在多个层次更深入地了解大脑的机制和原则,受大脑启发而得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对于实现更强的人工智能和更好地利用越来越多的信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领域的重要性与对人才的强大需求显而易见,姚宇翔便想成为璀璨群星中的一份子,助力中国脑计划银河的汇成。

20207月,姚宇翔参与了科大讯飞清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研究,走出校门、走出书本,将理论与实验应用于实践,让姚宇翔体会到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他说到:目前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工作内容和学校学习内容中间有很大的gap,所以真正在工作岗位上还是要继续学习。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学习,还要学会如何学习。



感恩寄语:【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我在北工大的四年大学生活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锻炼了素质。感谢北工大为我提供了如此优秀的学习平台,让我在这个平台上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为我提供了众多科研机遇。在即将毕业离开母校之际,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在北工大这个优秀的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为以后走向社会或者是继续科研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由衷的祝愿母校能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愿每一位工大学子都能在国家发展的各条战线上发光发热,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


访谈 | 北工大校友总会

撰稿 | 畅诗瑶(文法学部)

排版 | 刘雅楠

审核 | 聂金全


版权所有©北京工业大学

|

京ICP备: 14043795号-2

校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

邮编: 100124

|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86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

校友总会微信订阅号